2008年9月3日

如果開一家書店...

暑期去了一趟Montreal。這個冬季大雪五個月的城市,正在揮汗享受有如亞洲盛夏的日照。每天不只一場的熱鬧慶典,吸引成百上千的遊人訪客。

步入McGill大學校門對面一家雅致寬敞的書店,店內卻空無客人。老闆和店員正把新書排上書架。詢問這幾天書店有沒有講座?有沒有「本店推荐書」?得到兩個否定的答案。

老闆解釋,主要顧客是校園師生,「他們都知道自己要什麼書」;但他臉色逐漸凝重起來,我覺得有點歉疚,因為再一次提醒他沒人光顧。

隨口問店員一本奧罕帕慕克的作品,他一個箭步到作家專屬書架前,熟悉地抽出《黑色之書》。巡灠書店陳列,書籍雖然綜合,仍經過精挑細選;這是一個對書專業又有好品味的書店呀!

但它和幾條街外的大拍賣書城一樣,和溫哥華市區商場裡短租的書攤一樣,和台灣曾被大學畢業生選為理想就業前五名的誠品書店一樣,正在面對全球大多數書店的困境──買書人像地球暖化後的北極冰原,日漸消失。

是因為書籍物流消售大餅被分割了?網拍的書籍、亞馬遜的二手書、舊書店、再生舊物店和車庫拍賣,價格更便宜得令人咋舌;新書發表展售會、作者自營的直銷系統…其他買書管道日益普遍,使得諸如Chapter & Indigo等聯鎖書店即使別出心裁推出每月5到10元書架,五六折地大打折扣,也拼勁不過,遑論小書店的慘澹經營?

或是因為知識崇拜的深度正快速被資訊流通的廣度取代?在網路上看書的新生代讀者竄升、紙本閱讀者減退;看看書介、摘句、轉寄來轉寄去的power point資料、書中一段文章、一篇故事…不必「看到」書,就能振振有詞談論一本書的新品種讀者已經出生,無需仰賴傳統閱讀方式餵養存活。

還是即使沒被其他休閒分身分心分神分割時間,仍把讀書當重要供養充電的人,也改變了擁有書的習慣,剝除「書櫃取代酒櫃」的文化包裝紙,信奉滿腹詩書勝於坐擁書城,不必在乎是否曾經擁有?

走進一家書店的理由,「買書」的原因降低了,那麼書店變成小小的文化市集,經常有常態性的、別出心裁的文藝活動,能不號召藝文愛好者持續前往?

如果書店四季十二個月排有作家專題,作品與作者一起到齊、強烈愛書癖和作家搜集癖的讀者,按圖索驥,寧不滿足?

如果書店除了讀賞書籍、有聲書、影片、音樂,還能提供其他形式的學習樂趣、工作坊、同聲共息的讀友俱樂部,水乳交流的社團聯誼….是不是能夠讓類同基因的悅讀者,找到非血緣的愛書手足?

然而,大溫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其實就供應了這一切。免費辦一張借書證,就可以奢侈地享受這一切。

如果開一家書店?我像北極熊站在不穩的浮冰,憂心忡忡。

歐巴瑪現象 出書

歐巴瑪接受民主黨提名,宣布參選下屆美國總統的當晚,北美電視直播,收視率高過京奧開幕式、高過節目收視率拔籌的「美國偶像」決賽。又一場「歐巴瑪布道式」超級演講,句句命中中產階級積鬱塊壘,再度掀動群情,掌聲歡聲雷動。

在群眾中看到商機,觀風查象的經營者,都會抓住機會,順勢而為。就像台灣二度政黨輪替成功,馬英九高票當選總統之屆,一時間馬典馬書紛紛出籠,被臭為「馬」屁文化,此瑪非彼馬,另一場繽紛的拍瑪文化,一樣在美國盛行。

歐巴瑪自政壇快速竄起,表明意願參選至今,打著他的名字Barack Obama當招牌的書籍,多不勝數,如《無限希望:重回美國夢》《我父親的夢想:種族與傳承的故事》《我們相信的改變》《歐巴瑪:從誓約到力量》《歐巴瑪挑戰》….

相對馬總統的名牌包裝,就顯得較為單薄直接:《少年馬英九》《治國:台灣贏的新策略》《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青春鐵馬向前行──馬英九的台灣單車日記》《看見馬英九》《馬英九元素》《親愛馬英九》《馬英九現象》《誰識馬英九》《馬英九人生長跑》…

出版書籍,同時做為募集競選經費的手段,已經是每逢競選,書界屢見不鮮的現象。文宣見「書」羸;有人捧瑪/馬,一定也有人打瑪/馬。

攻擊歐巴瑪的出版,亞馬遜上同樣羅列不少,下面這一本可能最為有趣,書名不包括標點,用了38個英文字組成,中譯出來叫《剝削:歐巴瑪和華府幫著外國政府詐欺我們的遊說政客正在怎麼訛詐我們,以及該如何對應──歐巴瑪因「恐怖分子威脅、自由主義份子想殺掉談話廣播、國會一事無成、企業支助伊朗」等言論成媒體笑柄》。

內容當然主觀激進,書寫得好不好、賣不賣,不是作者出版的主要目的;它的傳播媒介策略,是搭上亞馬遜網路威力的便車,在無所不在的強勢通路上,傳布出書人的訊息觀點。

反觀及至「去『馬』賽克」的書籍,華文書籍尚未如此這般從媒介反向操作,中文圖書最強大的博客來網路書店平台,《馬英九這個人》《馬經:你必須知道的馬英九》,和《這樣的陳水扁》…等書籍一樣,統統是另外一本反對面的出書,在網路書店布告基本的書介內容,尚未如英文出書人直接利用書名搭上强大的網路媒介發威。

掌理一國大政、領袖元首的出書,走到今日如此「民主」的地步,恐怕不是當年出版甘地傳、羅斯福傳時可以想像。政治「偉人」傳記一直予人蓋棺論定有公評的印象,國家機器捏塑國民共同意志的量具尺規、模造公民社會秩序少不少的參考提領。莫怪有史以來全世界賣得最多的首領關連書籍──《毛語錄》的紀錄尚未被打破。

加拿大的大選,可能性升高,甚至可能比美國總統大選更早舉行。時間如此迫促,不知哈珀總理、新民主黨雷頓等加國主要政黨領袖的書籍,會不會有更多在近期面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