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出版的另類回憶錄

周浩正的《編輯力初探1.0》

海嘯席捲的2008年,中文書市兩樣風景;繁體字說,不能倖免,出版社不知又關了幾家;簡體字說,不見異樣,北京新華書店裡推著超巿大型購物車,結帳的隊伍一樣長。

即使不是金融風暴,平面出版「洗心革面」,約莫也來到火山爆發的臨界點。亞馬遜Amazon.com 推出的電子書閱讀器「輕讀」Kindle大受歡迎、普及可期,可能就是電子書起飛的第一響禮炮。

如此的華文書巿、這般的出版前景,出版老編周浩正跨越新舊世代分水嶺,一一追憶,逐項前瞻,三年來著手寫《編輯力初探1.0》,一封封「給編輯人的信」,08年畫下句點前,寫了25萬字,完成45封信,猶在進行式。

投入平面出版30年間,周浩正開過三家出版社:楓城、長鯨、實學社,各有成績和特色,也都在時代和理想中陣亡。編過《書評書目》與《新書月刊》等讀書雜誌,在紙本出版最壞的年頭,仍赤誠堅信,他未完成的企畫腹案──一冊讀書類型周刊,能搭在新媒介通路上,創造六位數的銷售數量!

擔任遠流出版公司總編輯的最後一年,周浩正被金石堂<出版情報>選為年度風雲人物。負責人物特寫的採訪者下筆直書「周浩正,一個很難描述的人。」因為他「歷任兩家報紙副刊、五家出版社、六家雜誌,分別扮演創辦者、改革者、策動者與拓疆者等重量級角色的人」;但都因「獨特的人生觀與工作哲學,使自己隱形消音」,難怪這位確為行伍出身的幕後擘畫者,被形容為出版界「沒有軍階的將軍」。

與其人一樣特殊,《編輯力初探1.0》一出現,就以公共財的面貌,發表於網路,文章先是貼在「老貓學出版」部落格,現在兩岸都有愛書人、惜才者,幫他附掛在自己的博客。周浩正言明,文章「屬於願意擁有它的任何人」,放棄了版權後,台北與北京各有出版社輯集整編,印出紙本的《 編輯道》和《優秀編輯的四門必修課》。

包括華文出版第一個「出版集團」創發人詹宏志在內,諸多編輯人都尊周浩正一聲「我的編輯師父」,他這本編輯生涯的終極著作,卻謙沖地名為「初探」,內容其實遠遠超過編輯新手自學手冊,縱橫跨越編輯、製作、出版、經營、企畫、行銷…從手藝編織的年代,到網路天羅地網的世代,信中盡散錦囊,內行人細說門道。

「如果早點看到這些經驗精華,就不會白走冤枉路了!」「我的志業,有沒有培養這樣的鴻圖視野?」讀過數十信而生出這類感受的,不乏其人。因為書信中周浩正不只拋出殫精竭慮得來的機竅棉角,細數出版幕後人事機關的轉折,有如一冊另類回憶錄,文字背後,隱現的脈絡,鋪展了台灣出版事業,從文化創意,到因應無所不在的U網,企圖邁向世界「華文出版中心」的經絡圖。

Web 2.0出現,沒有影響初探1.0的價值。乘著無聲海嘯的波濤,沖入了網路新世代,老編並未凋零,仍在浪頭守望。

周浩正Flash Shot:

失聯三年,意外和周爺通上話,第一次接通,才報上名,他開口第一句就是:「我老啦,我快七十囉!」聲音一樣宏鐘。
隔天在SKPE上看到他,一點沒變。夏天,穿著汗背心,他自顧一面說:「我太太唸我,怎麼穿著汗衫見人..」一面以那”不成樣子”、老樣子的家常語調,講了些這幾年的「彎彎曲曲」。
周爺大概是認識的先輩中,少數一兩位沒和時代脫節,沒被大時代甩開的。他每天定時上網,和年輕人一樣,人家寄給他的電郵,喜歡的又forward出去。不會打字,但仍用電腦,振筆在「小蒙恬」上寫稿,寫壞了幾個。
生活本就簡單,退休前後步調差異不大,中外雜誌和書籍買起來毫不手軟,讀得又多又快!不只專業方面,有像他一樣的晚來生活,很讓人羨慕。

2008年12月17日

抽屜裡的文字

住在東西兩半地球的兩位友人,不約而同提到,正在開始寫一本書,原因竟也一樣--留下幾筆生平經歷,給子女紀念。

MH 全家20年前從法國移居馬來西亞。在那英文為主的社群裡,起初語言溝通有障礙,MH時常只能靜默,回家後開始信手塗寫,把在外言不盡意的內心感受,寫下短紙斷片,放在抽屜裡。

使用電腦之後,部分隨筆經過膳打、列印出來,仍放在抽屜裡。壓在底下的很少拉出來看,就算抽出來偶而一讀,記憶翻湧上來,常又在紙面上修改補記。塗寫得太厲害的,想重新清稿打字,卻找不到當年儲存的電腦檔案;等到調出舊檔,面對增刪得一蹋糊塗的筆記,不亞於重新改寫的大工程,於是又塞回抽屜…

客家女子素梅為了子女教育,移民來溫四年。在台灣同時承擔安內攘外,到了溫哥華,除了接送小孩、參加休閒社團,旺盛的精力無處著力,時間切成一段一段,四年來竟沒完成一件需要心神專注的事。自從一年多前參加讀書會,素梅利用破碎的時間看書,似乎跨過一道門檻,與文字表達的世界走近了些。

最近夫婿的經驗,被寫入中小企業創業的《千錘百煉》,她和編輯談稿校稿的過程,深受啟發,也想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養兒方知撫育艱辛。留給在大、中、小學的三個兒子,將來他們為人父母時,或許有些啟悟。」

MH深覺慶幸,她始終保有吳爾芙Virginia Woolf說的「自己的房間」,沒停過筆。前兩年,一子一女來加拿大念大學,她也完成移民程序,準備生涯第二度的大遷徙,搬到滿地可雙語區;雖然孩子的英文早已精湛過母語。

MH把抽屜裡昔日的悲喜記錄拿出來:「我想了十多年,現在可以動筆寫回憶錄了。」她選擇用英文來寫書,因為「子女方便看的文字,將來他們才會閱讀」。

當年讓MH投入書寫的語文障礙,經過多少年異地磨鍊,如今駕馭無礙了;她說,自己不僅隨時準備順應變動的環境,而且迎向新課題:「我現在的新挑戰,是怎麼去結構一本書。」

素梅也覺得自己很幸運,她從來沒有下筆千鈞重的苦惱,即便不是行雲流水,也能一氣呵成。往往寫得入神,其他事務統統放得下,絕不牽腸掛肚。她的電腦螢幕上,新增了一格「抽屜」,專門收放這份文字夾。個性上有點喜新厭舊,對素梅來說,把記憶匧子打開、一一寫下,像是活在今日,過去的影像卻同時歷歷重現,成了另一種有神奇魔力的新經驗。

這是素民寫書其中兩種型態?就算不是專業作家、稱不上業餘創作,像MH和素梅一樣的芸芸眾生,一旦寫作的抽屜打開來,會不會有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冒出來?

2008年12月2日

東方認同的尋索

於中國城成長的華裔作家李淑芳Jen Sookfong Lee即將在溫哥華公共圖書館做一場寫作研討,講怎麼把回憶寫成小說,李淑芳的第一本小說《東方的盡頭》 The end of East,幾乎就是這個題目的現身說法。

書的大時代背景符合老僑落地生根的典型印象:外祖父隨採金熱來到加拿大,開了一家理髮店;母親十九歲從香港嫁給從未謀面的夫家,和自小成長於溫哥華的丈夫生了五個女兒。主場景在中國城,人頭稅、排華案……都組列成加華史實背脊當中的一塊骨骼。

許多了不起的作品,《異鄉人》《蛻變》《黑色之書》,甚至《乞丐王子》,都寓涵了尋索「我是誰」的主題。《東方的盡頭》很容易被歸類為移民文學,在身份更加分裂複雜的移民主角身上,書名嵌著「盡頭」,是因李淑芳的潛意識中,對東方認同的掙扎,意圖做個終結?

李淑芬承認,從眾多候選書名中決定《盡頭》,因為它隱喻著多重題外的旨意,包括一個有趣的對照:「早期的亞洲移民,乘船一路向東航行,終站卻停腳在西方。」

和書中主角Sammy一樣,李淑芳也是第三代華裔移民,在對人生疑惑的高峰期,李淑芳也曾有過驚世駭俗、特立獨行的行徑,譬如把頭髮染成綠色、粉紅色。母親在她之前已經對付過四個女兒,知道怎麼和這個聰穎叛逆的小女兒周旋。她講好底限:「功課好,有禮貌」,對李淑芳的狂颷少年期,處之泰然。

直到有天淑芳耳上多穿了幾個耳洞,戴著叮噹的耳環,媽媽眼淚掉下來:「我的女兒看來像無家可歸的流浪兒」,稀罕的眼淚攻勢奏效──即使至今,淑芳都沒有多餘的耳洞。

母親一輩子不會說英文、生活、工作不出中國城,不以為語言是障礙,直到含飴弄孫的溝通阻隔給出警訊。現實與書中,李淑芬都靠長姊如母,代表參加小學與中學的家長會;對高中生天大地大的畢業舞會,也只能由姊姊而不是媽媽一起選禮服。母親不夠融入本地社會的結果,兩代之間彷彿處於兩個外在世界,李淑芳至今口氣仍透出遺憾:「不能分享我在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就。」

「一是文化差異,一是代溝」,她和母親終至鬧翻,離家獨自到滿地可,在外頭轉了一圈,因母親的健康問題返溫,她對母親的愛、緊密的家庭臍帶,又甦活過來。「給青少年一些空間,他們遲早會回頭」,李淑芳用自己的經驗安慰移民父母。

「天下的家庭都是一樣的!」李淑芳的家族寫入了《東方的盡頭》,其他的家庭,只要認定了命運給予的經歷,肯定了造化恩賞的鍛鍊、幸運地認識到泱泱中華文化體系,認同信心、慈愛、關懷等曾經予生命力量…每個家庭的故事,不都值得入書?

2008年11月19日

似曾相識的歷史

歷史用以「鑑往」。不論東方西方,歷史事件的類似軌跡,一輪輾過一痕。展開閱讀的「歷史」,往往也在其中看到前人作品的身影,讀到種種似曾相識。

讀過最為經典的「似曾相識」導讀分析,當屬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寫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難得沒有爭議的一位!)的代表作《黑色之書》中文版推薦序的一段文字,拿《黑》來和高行健的《靈山》比較:
「(二書)形式上有相似之處。兩位作家皆運用兩個角色來敘述一種無上的追求。…在兩部小說裡,這兩個角色出場的方式完全一樣──即每隔一章交替出現。」

「每隔一章交替出現」,早已行之有年,不算新的書寫形式。和《黑色之書》同樣在1990年出版的《紙牌的秘密》,也運用了這種結構。不同的是,《紙牌》以時間場景、而非人物角色為交錯──一章現今、次一章溯往,今與昔交替,一層層解開主角的身世之謎。

15年之後,伊麗莎白.柯斯托娃Elizabeth Kostova的初試啼聲之作《歷史學家》,也使用了這種結構型式:同樣經由下一代子女抽絲剝繭,一章此時、一章往昔,解開了一個家族大懸疑。

在過往的事件中,還由當年的人馬,講述更早之前發生的故事,如此一來,總共衍生出三個時代、三場不同人馬。

這樣的三幕形式,又和《時時刻刻》The Hour裡,繫於吳爾芙Virginia Woolf為關鍵的三個時代、三位女性,有相似的影子;只不過,《歷史學家》貫穿三幕的關鍵,是吸血鬼之王卓九勒,《紙牌》則在寓意人生追尋哲思的丑角撲克牌裡。

《歷史學家》才剛上市,就把當年長期盤旋榜首的《達文西密碼》擠下榜首;然而,多少讀過兩本書的讀者,不對《歷史學家》心生東歐版《達文西密碼》的相似感?

《達文西》場景發生在藝術聖地羅浮宮,玄疑關鍵在密教;《歷史學家》從女兒發現父親書中一張字稿開始,一路踏著吸血鬼傳奇的蹤跡,走入英、法、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用史料、宗教、文物、奇風異土…撐架起小說內容,解開自己和未謀面的母親、家族之謎。

若把《達文西》、《紙牌》和《歷史學家》三本迷人小說做比較,因為柯斯托娃是當中唯一的女性作家嗎?她寫人與人之間細膩的關係、反應、情感變化、感受,最為真實自然。丹布朗?你讀他每一本書,都覺得他可能沒真正談過戀愛!喬斯坦賈德 Jostein Gaarder?請數一數他在《紙牌》中讓漢斯說了幾次「我覺得煩躁」,用一句形容詞就草草帶過細繪起來可能完全不同的個人情緒。

鑑往的歷史,能否用以「知來」?在日新月異的新世界,以及同樣創發複雜的書寫環境,凡此種種似曾相識的閱讀經驗,提供的歷史教訓是什麼?在諸多更廣博的閱讀者訕笑這管見之前,我最好趕緊閉嘴。

2008年11月5日

在CBC遇見愛特伍

Meeting Margaret Atwood in CBC Studio One Book Club
人生處處不可預期。以為去看一場畫展,結果借到一本久久沒找著的書;原本要聽演講,結果結識了二手書店老闆;只是去逛逛書攤,倒上了幾堂編採寫精華課程。

遇見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也是這樣柳岸花明。

這位加拿大諾貝爾文學獎第一候選人發表新作《報償》Payback,巡迴全加打書,原先想為著迷於愛特伍的讀書會好友投石問路、索票聽講,不想這場演講不在傳統展演會堂,而是CBC電台的現場錄音。擠在百人的錄音廳,更發現Radio One Book club以有所不變的讀書會型式,維繫著閱讀世界的別有洞天。

《報償──欠債,以及財富的暗影面》並非愛特伍另一冊精彩小說,而是她少見的析論隨筆,展現愛特伍文筆智性邏輯的另一犀利面。Payback說的不是實際債務,愛特伍以類考古手法,廣泛地提出「債」作為空氣一樣無所不在、卻被我們視若當然的一個古老主題,被從宗教、文學和人類社會結構等層面,談人的犧牲、到典當、償付等等。「我們欠什麼和我們怎麼支付,是所有人類社會的特點,深刻地塑造我們共有的價值和我們的文化。」

書中,愛特伍勾勒:「沒有記憶,就沒有債務;也可以說,沒有故事,就沒有債務。」莫怪愛特伍一生寫的35冊書中,包括詩集,多少都有一抹「償與報」的色澤。

Radio One讀書俱樂部邀請的作家,都是各個書寫領域的傑出作家,科幻小說、移民文學、社會研究、宗教哲學…CBC一網打盡。若把Book Club的錄音紀錄攤開來看,可稱一部小型的文史哲名家有聲資料庫。

廣播主持人Sheryl MacKay根據各別作家特質,另邀請一位書界共同主持人,提出即興好問題,錄音節目最後更開放麥克風,讓現場觀眾提問,作家的臨場反應備受考驗。口才便給如愛特伍,自然滿足了書迷,也為自己形象加分。

趁著簽書時間,我留給愛特伍兩個紙面問題;愛特伍展現親和風範,也以伊媚兒回覆──我疑惑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候選人之一,何以愛特伍會失諸交臂?「除了文學技巧之外,妳是否也認為,諾獎評審還有一套『道德標準』?」

愛特伍一貫坦率:「評審肯定考慮到作家作品的道德姿態;因為『正確』和『錯誤』的概念,會被建入書寫語言。」

感覺愛特伍的故事經常不離「報復」主題,然而「中國哲理裡的報應償還,自有天道循環;有時並非不報、有時是累世業報…」;愛特伍認為自己的作品「也蘊含相同道理,只不過以『性格即是命運』的形式出現。」

何似遇見愛特伍?何以是這樣形式表象?這一場因緣際會,老天厚償。

Margret Atwood錄音訪談,分別於11月8日和15日於CBC Radio One播出。詳見http://www.cbc.ca/bc/bookclub/

2008年10月16日

溫哥華國際作家節蜚聲全球的秘密

和VIWF藝術總監Hal Wake 談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Writers Festival

文學性講座、售票收費,而能高朋滿座?每年定期十月舉行,數十場活動、一百多名全球知名作家參與;藝術總監郝偉克Hal Wake讓「溫哥華國際作家節」VIWF和溫哥華自然山水一樣蜚聲全球的秘密是什麼?

郝偉克於2006年接下VIWF的時機有點緊促,他沒有一整年去策畫年度大戲,遑論交接期的雜項猶待清理。郝偉克把握住既有的書迷,同步放長線培植未來的藝文粉絲,去年的20周年慶,郝偉克把作家節帶入高潮,許多場次一票難求。

一方面,郝偉克情報網敏銳密布,另方面評價作家相當精準,並有足夠的人脈關係和說服力,邀得到名聲與實力兼備的國際級作家,使得活動大受歡迎。今年吉勒獎的初選入圍名單中,就有十位與會,即是一例。

預見京奧會帶來中國熱,郝偉克特意為今年策畫一場「中國拼圖」(10月24日),邀請曾以《紅英之死》獲得華爾街日報評選最佳政治小說之一的旅美作家裘小龍,加拿大筆會成員、曾把六四天安門事件搬上舞台的人權作家盛雪,以及寫有《苦風一孤葉》的葉庭行,三位離鄉6到20年的華裔作家,拾綴起中國今昔的面貌。

這樣的活潑策畫方案,每年有數十場,經常把二到四位不同領域的作者兜攏起來,創造新鮮有趣的談話議題,這也倒過刺激作家樂於嘗試談新。例如另一場「翻譯的佚失與發現」,把五國外語作家放在同一講壇,果然大膽。

語言國際化的同時,高科技也同步接軌。當作家以母語如荷、法、德、義、韓等語誦讀作品時,英譯內容會同時投影在背景螢幕上。這當然是國際作家節越來越多元化的一例。劇場舞台上,創作者結合樂團、影片,多媒體…的型式,早已不亞於早餐聊天會、親密晚餐會等,同樣大受讀者歡迎。

儘管專業整合能力出色,郝偉克甚也提筆寫詩寫文章,他最特出之處,卻是放得下身段,小心翼翼侍候大作家。《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馬泰爾的簽書會上,他隨侍在側為馬泰爾掌燈,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郝偉克卻只聳聳肩:「畢竟作家才是國際作家節的核心。」

最懂郝偉克的,非VIWF合作最密切的義工莫屬。他們更常感受到郝偉克的冷面笑匠特質;碰釘子或不以為然時,郝偉克總以自我解嘲回應。問他,作家節每年都緊接在免費的「文字現身大街」Word on the Street節慶之後,「文字」也越發受大眾歡迎,二者有何區別?「『文字』是加拿大本地作家現身,我們是國際級的」;郝偉克一本正經苦笑:「還有,我們貴些。」

溫哥華國際作家節10月21日到26日在固蘭島舉行,詳情請見http://www.writersfest.bc.ca/

2008年10月2日

加佬制美佬?

「誰是加拿大最孚眾望的總理候選人?」民調出爐,老加比老美更愛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歐巴瑪,竟以高於哈珀總理的票數摘冠。就在此時,觀察加美文化有年的美國作家Kerry Colburn,倒把兩個親密友邦亦手足、亦競敵的關係,另類解讀為《加佬制美佬?》”The U.S. of EH?” ,大大顛覆了美加主從關係的傳統印象。

這個書名把老加經常掛在口頭的上揚尾音誒EH,代替美國縮寫USA 的A;又把具有「隸屬」字義的of,組合進「美利堅合眾國」的全稱,讓題旨玩了一個巧妙的文字遊戲。

緊接著書名後面,還有個主標題,叫「加拿大巧巧地宰制美國──可它為什麼沒事唄?」How Canada Secretly Controls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y That's OK。書的內容,望題生義,寫的既是加國在生活互動中,如何制住了美國--而不是美國在政經、文化、媒體諸多方面,以同文同種之便,恃強無形侵入它北面緊緊接壤的加國--大出一般人意表;但作者仍談笑風生,進一步指出,這種垂簾聽政的關係,何以老美沒什麼好在意的。

加美兩國長期實質敦睦,表現在綿長的不設防國界,兩國人民拿駕照就相互進出自如,不分你我(即便發生九一一事件,也夠久之後才改驗護照)。過去全球各行專材、知名人物,歸化美籍,包括加人,是不爭的事實;如今卻有越來越多老美越過邊境,落腳加拿大。

「加佬制美佬」的作者Colburn說,加人不用軍事大砲,不必到處擺譜顯身段,光從老美看的電影、生活裡講的笑話、從事的運動,以及讓人信服的政論分析…,就足以讓美國佬翻不出「加來佛」的手掌心。

即便至今,跨影視、休閒、娛樂等各界,加籍的幕後藏鏡人仍在大舉影響美國人視聽。書中舉出諸多實例,包括北美到處通行的黑莓機、<周六夜線>電視節目製作人,和許多「加人」不露相的編劇、大受歡迎的影歌星等,都是加拿大出產。

「加佬制美佬」的出書時機,正值美國國力倒退、經濟衰敗,美加的老大、老二情勢調換,主流、邊緣角色逐步易位,應該解讀為是對美國民族自信的落井下石,或是提出另一種角度,幫美佬看清宏觀趨勢,務實守份,敦親睦鄰?

Colburn在書中不忘一提:老美從來覺得加人樸質友善純良,美國女性的約會傾向,更是「加」分多多,因為加拿大男人乾淨有禮、紳士儀表,用餐話題不會淨談美式足球,也不像老美即使親密如男女朋友,買單照樣對分拆帳….。

作者Kerry Colburn自華盛頓大學畢業後,長駐舊金山任自由專業作家,她於2004年還出版了另一本《那麼,你想當加佬》"So you want to be a Canadian",恭維世界上「佳」人最迷人;「加」園最神奇。

你可能已經猜到了,沒錯,Kerry嫁給了一名有楓糖血液的老加。這兩本書,老公Rob Sorensen都掛名第二位共同作者。這位加國士紳,安靜的、讓賢的、巧巧地、「幫忙」地,當美國太太大人副手,完成了一本本頌掦加拿大的著作;那麼,作者本身是不是加佬制美佬的明證呢?

2008年9月3日

如果開一家書店...

暑期去了一趟Montreal。這個冬季大雪五個月的城市,正在揮汗享受有如亞洲盛夏的日照。每天不只一場的熱鬧慶典,吸引成百上千的遊人訪客。

步入McGill大學校門對面一家雅致寬敞的書店,店內卻空無客人。老闆和店員正把新書排上書架。詢問這幾天書店有沒有講座?有沒有「本店推荐書」?得到兩個否定的答案。

老闆解釋,主要顧客是校園師生,「他們都知道自己要什麼書」;但他臉色逐漸凝重起來,我覺得有點歉疚,因為再一次提醒他沒人光顧。

隨口問店員一本奧罕帕慕克的作品,他一個箭步到作家專屬書架前,熟悉地抽出《黑色之書》。巡灠書店陳列,書籍雖然綜合,仍經過精挑細選;這是一個對書專業又有好品味的書店呀!

但它和幾條街外的大拍賣書城一樣,和溫哥華市區商場裡短租的書攤一樣,和台灣曾被大學畢業生選為理想就業前五名的誠品書店一樣,正在面對全球大多數書店的困境──買書人像地球暖化後的北極冰原,日漸消失。

是因為書籍物流消售大餅被分割了?網拍的書籍、亞馬遜的二手書、舊書店、再生舊物店和車庫拍賣,價格更便宜得令人咋舌;新書發表展售會、作者自營的直銷系統…其他買書管道日益普遍,使得諸如Chapter & Indigo等聯鎖書店即使別出心裁推出每月5到10元書架,五六折地大打折扣,也拼勁不過,遑論小書店的慘澹經營?

或是因為知識崇拜的深度正快速被資訊流通的廣度取代?在網路上看書的新生代讀者竄升、紙本閱讀者減退;看看書介、摘句、轉寄來轉寄去的power point資料、書中一段文章、一篇故事…不必「看到」書,就能振振有詞談論一本書的新品種讀者已經出生,無需仰賴傳統閱讀方式餵養存活。

還是即使沒被其他休閒分身分心分神分割時間,仍把讀書當重要供養充電的人,也改變了擁有書的習慣,剝除「書櫃取代酒櫃」的文化包裝紙,信奉滿腹詩書勝於坐擁書城,不必在乎是否曾經擁有?

走進一家書店的理由,「買書」的原因降低了,那麼書店變成小小的文化市集,經常有常態性的、別出心裁的文藝活動,能不號召藝文愛好者持續前往?

如果書店四季十二個月排有作家專題,作品與作者一起到齊、強烈愛書癖和作家搜集癖的讀者,按圖索驥,寧不滿足?

如果書店除了讀賞書籍、有聲書、影片、音樂,還能提供其他形式的學習樂趣、工作坊、同聲共息的讀友俱樂部,水乳交流的社團聯誼….是不是能夠讓類同基因的悅讀者,找到非血緣的愛書手足?

然而,大溫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其實就供應了這一切。免費辦一張借書證,就可以奢侈地享受這一切。

如果開一家書店?我像北極熊站在不穩的浮冰,憂心忡忡。

歐巴瑪現象 出書

歐巴瑪接受民主黨提名,宣布參選下屆美國總統的當晚,北美電視直播,收視率高過京奧開幕式、高過節目收視率拔籌的「美國偶像」決賽。又一場「歐巴瑪布道式」超級演講,句句命中中產階級積鬱塊壘,再度掀動群情,掌聲歡聲雷動。

在群眾中看到商機,觀風查象的經營者,都會抓住機會,順勢而為。就像台灣二度政黨輪替成功,馬英九高票當選總統之屆,一時間馬典馬書紛紛出籠,被臭為「馬」屁文化,此瑪非彼馬,另一場繽紛的拍瑪文化,一樣在美國盛行。

歐巴瑪自政壇快速竄起,表明意願參選至今,打著他的名字Barack Obama當招牌的書籍,多不勝數,如《無限希望:重回美國夢》《我父親的夢想:種族與傳承的故事》《我們相信的改變》《歐巴瑪:從誓約到力量》《歐巴瑪挑戰》….

相對馬總統的名牌包裝,就顯得較為單薄直接:《少年馬英九》《治國:台灣贏的新策略》《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青春鐵馬向前行──馬英九的台灣單車日記》《看見馬英九》《馬英九元素》《親愛馬英九》《馬英九現象》《誰識馬英九》《馬英九人生長跑》…

出版書籍,同時做為募集競選經費的手段,已經是每逢競選,書界屢見不鮮的現象。文宣見「書」羸;有人捧瑪/馬,一定也有人打瑪/馬。

攻擊歐巴瑪的出版,亞馬遜上同樣羅列不少,下面這一本可能最為有趣,書名不包括標點,用了38個英文字組成,中譯出來叫《剝削:歐巴瑪和華府幫著外國政府詐欺我們的遊說政客正在怎麼訛詐我們,以及該如何對應──歐巴瑪因「恐怖分子威脅、自由主義份子想殺掉談話廣播、國會一事無成、企業支助伊朗」等言論成媒體笑柄》。

內容當然主觀激進,書寫得好不好、賣不賣,不是作者出版的主要目的;它的傳播媒介策略,是搭上亞馬遜網路威力的便車,在無所不在的強勢通路上,傳布出書人的訊息觀點。

反觀及至「去『馬』賽克」的書籍,華文書籍尚未如此這般從媒介反向操作,中文圖書最強大的博客來網路書店平台,《馬英九這個人》《馬經:你必須知道的馬英九》,和《這樣的陳水扁》…等書籍一樣,統統是另外一本反對面的出書,在網路書店布告基本的書介內容,尚未如英文出書人直接利用書名搭上强大的網路媒介發威。

掌理一國大政、領袖元首的出書,走到今日如此「民主」的地步,恐怕不是當年出版甘地傳、羅斯福傳時可以想像。政治「偉人」傳記一直予人蓋棺論定有公評的印象,國家機器捏塑國民共同意志的量具尺規、模造公民社會秩序少不少的參考提領。莫怪有史以來全世界賣得最多的首領關連書籍──《毛語錄》的紀錄尚未被打破。

加拿大的大選,可能性升高,甚至可能比美國總統大選更早舉行。時間如此迫促,不知哈珀總理、新民主黨雷頓等加國主要政黨領袖的書籍,會不會有更多在近期面巿?

2008年8月20日

父母的奧運池畔期望

麥可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於京奧打破紀錄,八天連獲八面金牌。每當他躍入水中,擺動滑板長手向前奮泳,觀眾席中母親黛比費爾普斯就全神凝注、聲嘶力竭:「麥可!麥可!」為他加油。

麥可贏得最後一役四人接力賽,領獎後在全場目光中,穿越媒體,走向看台,獻花給母親姊姊。這一刻,期望圓滿,親長榮耀。
場中還有其他激動的父母,如親自擔任教練的體操名將瓦列里路鏗Valeri Luikin,女兒納絮兒Nastia Liukin於女子全能體操奪冠的一剎,父女忍不住相擁落淚。

然而,奧運場中有更多父母扼腕,和選手子女同感失望,恨不得立刻奔前擁抱,給孩子撫慰。

天下父母心,當父母用自己的認知寄託期望於子女「希望你最好」,和奧運選手父母的用心,其實差別不大.。只不過,孩子是不是達成父母的期望,卻不一定是孩子自己期待的生命意義。

早年親子互動的知識供給,出人頭地、光耀門楣等「激勵」字眼,往往反應出這一類手冊教導父母如何從事指導的核心。一直演進到全人教育觀念引進,讓孩子適才順性發展、快樂健康的人生,才開始輸入東方傳統教養。

固舊的親子教育以孩子身上產生作用為目的,八0年代《和孩子一起成長》書類出現,點出孩子生命個體成長的過程,父母無法永遠扮演指導者,若不想有一天突然發現跟不上子女的成長步履,自己也要及時、隨時增進改變。

我在《IQ父母 EQ子女》(聯經出版)做過三十個家庭的深入訪談,看到一種隱含的曲線: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與孩子的自我期許,兩條曲線越趨近一致,兩代之間的「團隊合作」越緊密少障礙。納絮兒路鏗賽後欣喜接受採訪,恰好說出類似的形容:「我對自己的期望,也正是我父親的期望」。

綜觀書市的父母成長系列,為惶惑的新手父母製作的書籍最為普及,反而是父母時而束手無策的子女叛逆期,「孩子不再聽話符合自己期望」,親職的學習提供,卻趕不上下一代這一階段的巨大變化。尤其全球移動的大趨勢,產生越來越多移民家庭,移民社會父母角色的助讀書冊,更加付諸闕如。

細究移民遷徙原因,為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為最大因素。當子女接受西方教育、漸步融入自己未來的社會主流,如果父母固步自封,不能同步認知簇新泳池、重新學習賽事規則,仍以凡事「自己什麼都懂」的權威舊習,和萌發自主意識的子女互動,家庭團隊裡共同期望的曲線,恐難保持相近和諧。

儘管東西方家庭各有文化擅長,天下一樣的父母、一樣的子女。移民父母其實手握兩方優點,宛如長長的雙手,這一場子女教養的馬拉松泳賽,端看父母如何擺動長手,滑出哪一種曲線。

2008年8月6日

女性藝術家的畫像

溫哥華美術館三年前展出羅丹專題時,一同觀賞的長輩看完牆上的羅丹簡介:「提都沒有提到卡蜜兒,她怎麼可能在羅丹生命中具有份量?」然而,那幾件細致的、陰柔的、姿態線條向內探索的「羅丹作品」,歷歷在目,更像卡蜜兒的手澤。

卡蜜兒Camille Claudel不但扮演羅丹生命中最重要的弟子兼紅粉,更是一位獨立卓然的藝術家。她幫羅丹創作了(對!不是製作,不是仿作)許多自己未掛名的作品,相識之初羅丹接下大案「地獄門」,門上多件塑像,即出自卡蜜兒之手或構思。《卡蜜兒》(Camille Claudel, by Nicole Barbier, Reine-Marie Paris and Jacques Vilain,中譯本時報出版)揭露了這兩位情侶天才之間的互補、矛盾、激情、仳離…卡蜜兒離開羅丹後,作品一樣獨具,然而她沒有戰勝無所不在的社交圈;最終,也沒有戰勝領她走入妄想症的命運。

今天,正在溫哥華美術館展出的「加拿大女性現代主義者:與愛蜜莉卡爾對話」Canadian Women Modernists: Dialog with Emily Carr,策展者還給與卡蜜兒同年代的畫家艾蜜莉卡爾公道,在策展說明中,提醒觀眾二十世紀初的時代背景。

當年的社會機制、以及至今未變的藝文政治圈,女性藝術家的生存,比起男性,遭逢到單一性別才有的挑戰,或可想見一二。

於是《卡爾、歐基芙、卡蘿,她們自己的所在》Carr, O'Keeffe, Kahlo: Places of Their Own 一書中,歸結這三位女性創作者「有共通之處,就是她們都曾仰仗男性,尤其在財力方面」,就毫不奇怪──任何時代的弱勢者,必然發展出不同的策略,先在夾縫中求存。例如儘管卡爾先後曾受父親資助,所有描述卡爾的書,都不會遺漏提及卡爾一生苦於生活拮据。

但《她們自己的所在》似還暗示,這些女藝術家能有創作佳績,也或多或少緣自她們生命中關鍵性的男性;這對於藝術的核心──原創,以遍概全地為了不起的女藝術家塗抹一筆,似有失公允。

費達卡蘿師從狄亞戈Diego Rivera時,他已是墨西哥最知名的當代畫家,他們相互傾慕結褵,也是卡蘿承載無盡感情折磨的開始。卡蘿無數心身俱創的繪畫,若說由一再背叛出軌的狄亞戈啟發繆思,未免殘酷。

卡蘿超寫實的強烈自我肖像畫風,盛名迅速遠超過狄亞戈,米羅也拜倒裙下,地域無法侷限,她注定成為世界頂尖的藝術家。關於卡蘿的生平傳記,爭相出版一時,中譯本也少見地打擂台,有時報的《揮灑烈愛》與方智的《女畫家卡蘿傳奇》。

卡蘿長期吸毒,以減輕年輕車禍重創的疼痛後遺。創作中晚期,與情感同樣奔放直率的美國畫家歐基芙發展出女同志情誼;擋不住她的愛慕者,卡蘿也外遇不斷…不過,道德制裁在這位奇才身上失去了武裝,世界從未減損對這位奇女子的狂愛。

歐基芙的情感生涯,和她花卉性徵的繪畫一樣,是首彩艷旋律。歐基芙年輕時和年紀大她一倍的名攝影師阿爾弗瑞德開始婚外同居,老年又與年紀小她一半的陶藝家過從甚密。自從阿爾弗瑞德以歐基芙為模特兒,拍攝她的沙龍照、裸體照,歐基芙輕易就擄獲美國人目光,晉身名氣最普遍的畫家。

然而,如果歐基芙、卡蘿、卡爾,沒有才華創作出今日呈現的畫作,如果她們不是那樣渴慕獨立、贏得自我的生活,女性藝術家能夠擁有自己的所在嗎?

2008年7月29日

在禁絕的國度閱讀禁忌

記了一輩子一段真實敘述:被早期不良政府關進監牢的作家,失去自由令他痛苦,無法閱讀更令他空乏發狂。幸而牢獄裡偶會出現片紙隻字,如印有廣告詞的商標、撕下來的報紙一角,他如獲至寶,收藏起來反覆讀、像捨不得吃完的珍饈,時而細讀幾字幾行…

描述如此傳神,那個無法閱讀的夢魘,讓我模擬想像有如身歷其境,於是不待牢籠來拘禁,凡能讀書的機會,統統抓緊把握,有時狼吞虎嚥。

正因如此,描述在禁地讀禁書的《在德黑蘭讀羅莉塔》Reading Lolita in Tehran,類似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場景──制度破壞、價值顛倒,以及政治宗教兩大勢力扭曲人性,都只像逝去的年代,景物依稀重現;書中談論到的四家文學作品,有如書評一般抽絲剝繭、對照現實透徹分析,也只是講堂教材的翻版。反而是在阻礙重重的環境裡,作者堅持和她的女弟子繼續讀書的部分,最讓我投影其中,彷彿置身那棟秘密集會的屋內,迫不及待和有志一同的愛書友人交換閱讀感動。

作者阿颯兒納菲西凡Azar Nafisi返回伊朗,擁抱著反哺祖國的心情,在德黑蘭大學教授英國文學,不意伊朗八0年代發生革命,凡來自西方的,一律禁絕。女性更被迫帶上面紗才能進入公共場域,不馴服的阿颯兒被逐出校園,和她的女學生組成讀書會,把大學殿堂的文學課,搬到自己家中。

除了納伯科夫的《羅莉塔》Lolita,這個小讀書團體讀過的西方名家代表作,包括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詹姆士的《黛西米勒》Daisy Miller、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等。作品本身針對性別角色、階級權勢等,都已隱藏著反叛時代的意涵。其中尤以《羅莉塔》裡的戀童癖,挑戰傳統社會價值到達極致。

「最優秀的小說總是逼我們質疑平常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之事,質疑看似不可改變的傳統與期待。」在最保守的國度,阿颯兒刻意挑選《羅莉塔》,選書本身,似已標舉了她的企圖。

在讀書中忘我的年輕伊斯蘭女性,探討禁區文學的兩年,也同時探究了自己的生命:「我們的討論使我們栽進更私人、更隱密的境地……」

然而共鳴處處的文學,再怎麼是苦楚現實的避風港,「女孩們發覺,她們無法像解決《包法利夫人》或《羅莉塔》的困境一樣,乾脆利落地解決自己的難題。」挑戰俗世壓迫所需的勇氣,比起閱讀禁書,畢竟大得太多。
於是,從佳作中了悟了真相,回過頭來面對現狀中的矛盾,更備感掙扎。阿颯兒總引用納伯科夫的一句宣言鼓勵女孩們:「讀者生而自由,也應保持自由。」

其實,就算不處在實質禁地,我們不總也習於別人給自己套上枷鎖、也慣常為他人按上束縛,讓人人身陷無形的大樊籠?我想,阿颯兒想說的是,沒有一種牢籠,禁制得了文學藝術「訴求我們對結合無數孤寂心靈的凝聚力,訴求作夢時、喜悅時、悲傷時、渴求時、妄想時、希望時、恐懼時…我們不可名狀、卻堅定不搖的信念」;由於凝聚在那樣的信念,人人才得以保持自由。

2008年7月12日

海濱李爾王 的考驗

把莎翁名劇搬到城市水岸演出,全球名城大概都不如溫哥華福氣,每年春末到秋初,可在仿似溪False Creek南岸,Bard on the Beach「莎劇海濱吟遊」欣賞到莎劇公演。

今夏的海濱吟遊,除了暴風雨、第十二夜、血海殲仇,還有被視作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代表作《李爾王》King Lear。

李爾王的身影,既在劇作裡,也在創作之前及之後的真實歷史中--專橫的李爾王年事已高,打算把王國分給三個女兒,分封的比例將按女兒聲明愛他的程度去封賞。於是大女兒的奉承阿諛、二女兒的謊言,都爭取到了領地;只有李爾王最鍾愛的小女兒,講了誠實的話語,反而一無所有,遠嫁賞識她的法國皇帝。

李爾王退位後,兩個大女兒翻臉將他驅逐,小女兒領兵來救,兵敗遭擒遇害。小女兒對父親的心意,雖然最終大白,但為時已晚。

莎士比亞動人地描述李爾王抱著小女兒,悔恨傷痛,看到她身上一支羽毛似乎輕顫,以為小女兒還未逝去,希望升起、希望又破滅……描述越是如此殘酷細膩,觀眾越是推拒;李爾王這樣的悲慘結局,起先沒有劇院願意演出,直到其他舞台編劇一度改編為圓滿收場,李爾王才開始搬演不歇。
莎士比亞的許多創作都出現過不同版本,四百年來,莎翁名劇也以難以勝數的數量和型式呈現:電影,電視劇、舞台劇、改寫小說……劇作原型的改編,也多不可數。日本大導黑澤明的「亂」,即是講李爾王的故事,奧斯卡影片「化妝師」,講舞台背後的故事,電影中演技精湛的主角配角,即在搬演李爾王的舞台,進出上下。

更不乏莎劇中的經典片段,被改為一個個老少耳熟能詳的故事,像寓言一樣廣為流傳,卻讓人忘了出處。例如「威尼斯商人」中放高利貸的猶太商人,堅持要按收據上的條件,割去無法償債的借款人胸前一斤肉,聰明的女主角喬裝成執法者,判准欠債者應受罰割肉,但在猶太商人動刀之前,用智阻止了「流血」事件。

李爾王提出問題測試三個女兒,以決定王國的歸屬,而最忠誠的孩子,反而遭遇最多考驗,這個故事模式,在後人創作的故事裡,例如國王考驗三個兒子…也一再出現。

不只因莎劇有詩人優美的詞藻文句,故事構成迴轉曲折,人物塑造栩栩如生,符合人性的情節描述,緊繫觀眾諸者的心,事實上,不只莎士比亞劇作的文學藝術性廣受討論,它甚至可能是有史以來,和尼采一樣,最常被引用議論「政治正確」的文學創作。

去年溫哥華歌劇院演出莎劇中最受歡迎的馬克白,就有政治系教授拿來評比美國和塔利班的衝突、牽動全球局勢的政治角色中,「誰是馬克白?」今夏海濱的李爾王,卻受到性別意識政治正確的全新挑戰,有劇評者質疑:導演把父權深重的主角,導得不再那麼權威濃厚,李爾王不暴虐專橫,「陽剛味在哪裡?」(讓莎劇角色穿上現代服裝,當然也是海濱吟遊始終受議的新嘗試。)

藝術創作完成,詮釋權交在觀賞者手中,演繹內容人言人殊。儘管作品的評價,隨觀眾口味、環境氛圍、時代所需而有起落,「莎士比亞崇拜」的高峰,在十九世紀出現過,高低浮沈是否一如人生興衰循環?

創作中動人心魄的能量、寓意深蘊的啟發,不變人性的揭露…造成經典不朽,今世多少袞袞諸公,仍和李爾王一樣,聽得進讚譽美言、不能面對直諫諍言真相?一世功過,終極將如何清償代價?

海濱潮漲潮落,江山人才遞嬗,人生的種種大問,只有時間,能夠揭曉答案。

2008年6月17日

因緣會領路

Karma will lead the way

在電腦上工作時,保持著聽網路廣播的習慣。巧的是,選聽的節目,像「一點照新聞」、「張大春泡新聞」等,每一位主持人都闢有時段介紹書籍,形式風格各異。加西本地最常收聽BC省的新聞專業電台CKNW,很快就喜歡午後時段主持人 Christy Clark。

她聲音笑語像有陽光,評說時論見地清晰,不固執己見也不偏激尖刻。聽眾參與CALL IN,她回應正反意見的語氣寬厚,讓聲音另一頭的人感覺舒服安心。

我偶會臆想,是什麼促使她即便討論這個世界漸多的「問題」,也能健康正向?她令人愉悅的人格特質,是老天恩賞,還是她曾經學習、領悟、成長?在這種環境和人的變動遠大於過往的年代,她的「一貫」能維持多長?

最近Christy談到一個感動了她的話題──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蘭迪波許(Randy Paush)罹患胰臟癌,不久於人世,預留給他無法陪伴成長的三個幼子,心意深長的《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

這場終極講題叫Really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dreams真去落實兒時夢想。波許自己有好幾種童年大夢,例如想設計迪士尼樂園、加入國家足球隊、當星艦奇航的艦長寇克…,成長歲月中,或多或少,他也真去實踐過這些狂野夢想。

波許沒有強調夢想完成後的滿足,勸人甚至助人完成自己的初心大夢,主要因為嘗試夢想的過程中,隱藏在背後的意圖,譬如學習種種對人我有益的特質、克服像一堵牆一樣的障礙、拓展眼界、不讓心靈創意受到拘束…。追究波許自己鼓勵別人去圓夢背後的意圖,不在築夢本身,更在好好過對人生。

在YouTube上觀看這一場演講http://tw.youtube.com/watch?v=ji5_MqicxSo的人次約有三百萬。看過的人大概都會同意,波許小時候和其他孩子沒什麼不同,歡樂純良,至今和成年人最大的不同,可能是依然心如赤子。《最後的演講》後來和華爾街日報記者Jeff Zaslow合寫出書,正開始以半年1200萬冊的速度,大大風行全球。

有人把《最後的演講》比為《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的後繼者,兩本書最大的相似處,是兩位生命有限的主角,都沒提如何面對病痛死亡,內容既非關好死、也無關賴活,而是如何過好人「生」。

過去聞知種種「最後」勸勉,統統心長,然而語重;只有波許,維持一貫幽默自侃,演講中珠璣處處,其實對我們並不陌生,例如「『幸運』就是機會來時,你已有萬全準備。」「你沒法單打獨鬥達成夢想;要獲得他人之助,你得老實說真話、正經誠意,事情搞砸了就道歉,關注別人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過好每一天,因緣業報(Karma)自有安排,夢想自會降臨你身上」…

Christy介紹《最後的演講》後,開放call in:「如果你有同樣的機會,會留什麼話給你關切的人?」聽到節目的,不知多少幸運者如我,也觸動起思考這個問題的因緣?

同一天,讀到敬重的朋友Leigh開始勤耕的部落格,在「勇敢前走」一文他提到妻子與癌症二度交遇,毫不掩真情地描述,當意識到萬一失去所愛、形隻影單,六十歲的自己竟不可收拾地放聲大哭…

行經死亡幽谷,有人幸運找回健康,有人仍在勇敢搏鬥。不到50歲死神找上門,波許卻仍感恩「我並不特別大,但我這一生很值得」,然而,你就是覺得,這個無畏的人,心寬地大 has a big heart!

波許、Christy,Leigh...以及牆外面、這個世界的哪兒,還有多少這樣的識與不識,擁有一顆很大的誠摯初心,因緣自會安排與我們相遇。

補記:CKNW還有一個有趣的節目「最後的晚餐」The last dinner。邀請名人談一個假設狀況──如果這是你最後一頓晚餐,你想在哪兒、與誰共進?晚餐的內容、什麼型式?甚至絕對不想邀請的人…種種有趣題目,環繞在如何享受最後一次美食。
除了反身自問,也讓人聯想,如果問「自己會想怎麼做最後一趟旅行?」、「如果是最後一場電影,想看哪一部片子,在哪裡看...」最後一回耹賞音樂、只能再有一次深談、眼能閱讀手能觸摸的最後一本書...;最後一個問題:「如果這種種『最後』,我有了答案,會不會現在就去做?」

2008年6月4日

如果 感官之旅 香水 對話

徐四金和黛安艾克曼,兩個人幾乎沒有相似處,除非問「誰是當今最懂氣味的作家?」答案才可能把他們放在一起。

徐四金Patrick Suskind,德國慕尼黑大學歷史系畢業,卻以寫作劇本為業。讓他聲名鵲起的驚人之作《香水》小說Perfume: A Story Of Murderer,用氣味薰迷了42個國家、1500萬冊的讀者。

《香水》的主角葛奴乙,生下來身上就沒有味道,似乎連帶沒有「人性氣息」。他的父母、及日後收留葛奴乙的人,都沒有善終。這個怪人嗅覺異常敏銳,聞得出各種香臭異味最細微的組合,他徒手調配出一份高貴香水,因而從皮革染廠的學徒轉進香料店。但自從被一名少女身上的幽香吸引,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永久保存那種香味,連續謀殺了二十多名少女…。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獲得康乃爾大學文學博士後,30年寫作不輟。除了童書、詩作,她寫得最多的都是非小說類,主題包括愛、花園、戰爭…。艾克曼對嗅覺的廣泛搜集,則收藏在《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 中。

這一部關於感官知覺的經典,出現於天文地理資訊一網打盡的網路萌發初期,但至今仍難被取代。不僅因為艾克曼用自己的經歷見聞,鋪陳聲色嗅味膚觸等感知,更大一部分,要歸功艾克曼詩般的語言風格,《感官》的魅力,也從五官五味的智性嚴謹描述,擴充渲染,傳達給讀者高度官能享受。

像我這樣寫過《愛戀芳香》的作者,對花卉植物萃取精華的源流發展,尚有些許認知,讀到葛奴乙憑著嗅覺,抓出各種香料原材、黃金一樣貴重的香精油,隨機配出高雅悅人的香水、香粉、乳液、香皂、薰香劑…一款款芳香獨具、甚為個人量身訂做的新穎香味,泉湧而出,驚嘆之餘,更加好奇,色想形味身識,當初徐四金何以選擇最難由文字具體表現的氣味,做為小說主幹?葛奴乙製造出香氣世界,是因徐四金原本真是一位香氛「達人」?

可惜徐四金鮮少公開交際受訪,否則以艾克曼的研究精神,即便只化為幾頁或幾行文字的內容,她也四處旅行訪查──同時滿足自己感官的探奇──艾克曼可能會為<嗅覺>的精彩篇章,如「沉默無語的知覺」「成桶的光線」「氣昧的偽裝」,再為徐四金加上一篇「愛煞《香水》的芳蹤」?

他們或許會談到,《香水》的一開場,18世紀的巴黎城市充斥難以消化的惡氣、談到人為製造和大自然混和的各種味道、談到葛奴乙被捕受審,因調配出「激發人性湧現大愛慈善悔懺」的氣味,而當場獲釋──或許,艾克曼會拿出科學證據,質疑這種氣息存在的可能性。

也許,艾克曼根本就從角色塑造挑戰徐四金:「葛奴乙走入市集人群,沒有人對他留下印象,只因他身上沒有氣味。但是,徐四金先生,即使我們喪失嗅覺,仍舊能辨識形貌、動作,對體溫、重量有所感受。這些感知,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甚至比其他認知還要持久… 」

徐四金的回答,或許會很簡單:「艾克曼女士,不知道『想像』的對應位置,在感官地圖中,座標為何?」

2008年5月21日

兩個自己 兩個人生

作家總有機會寫到自己。在虛擬的小說或如實的傳記裡,作家談人我關係、事件經歷、遠大志向、思維想像…每一位作家自身的故事,不多不少,就像每一個人的人生一樣獨特。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這個名字等於「驚悚」的暢銷多產作家,五十多歲出了場差點要他命的車禍,康復階段重新拾筆,第一次寫出向來害羞的自己。

藏身在「一部關於寫作手藝的回憶錄」裡,《史蒂芬金談寫作》先用三分之一篇幅談自己的「履歷」。例如小時候各種臨到身上的災難:年輕保母餵了他七顆煎蛋、緊接著被鎖在黑黑的衣櫥裡;耳朵感染發炎,醫生拿著大針管哄他刺穿耳膜,劇痛尖叫;中學時代編寫幻想小說,卻被他寫成「鼠幫」的老師發現,給他留校查看等羞辱懲戒….

回溯幼時慘狀,筆法不亞於黑色幽默小說,他並沒有暗示,自己與寫作的關係,是否因年少受的罪,才讓他發展成了恐怖小說高手。對寫作也躍躍一試的讀者來說,更讀到了他多部知名小說如何塑型成形,看到如何才叫老天恩賞才份、自己也萬般投入的作家生涯。

但對史蒂芬金這樣甚少自我曝光的作家來說,把過往攤開在公眾面前,或許才是他自覺最恐怖的寫作經驗。全因一場重大災變--車禍,天災,疫情,巨大挫傷...--改變了規律生活,重塑固定思路行為。通過寫作,史蒂芬金安然走入人生新局,並且認可:「在那之後,一切只會漸入佳境」。

自傳回憶錄領進作者的私密花園,滿足讀者天生好奇,然而在創作小說中,花影搖曵地露現作家的切片芳蹤,有時反更令人著迷、震撼。

西方小說大家珍奧斯汀Jane Austin終身未婚,卻再再描寫俊逸的男主角,中意外表不見得出眾,卻有才藝、有頭腦的女主角。《理性與感性》中,我們不知道那位沈穩持重的大姊艾莉諾,或情感澎湃奔放的妹妹瑪莉安,有更多奧斯汀自己的影子。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代表作《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用意識流筆法寫戴洛維夫人花了老大精神,整天準備酬酢晚宴,等到坐在嬌客旁邊,心神卻又飄飛不知所終。吳爾芙把自己真實人生數度萌生的自殺念頭,放在塑造的戴洛維夫人身上,並試圖藉戴洛維夫人想通、超脫了厭世的念頭,回過來洗滌自我的消極意念。遺憾的是,故事中那個較理想的結局,終究沒有改造吳爾芙自我人生,憂鬱病症驅趕她再次步入河中,自殺以終。

以想像的故事寄情自己的人生,把別人的人生放入自己的故事,作家藉由書寫一個個故事塑造新人生,也在如同扮演神的寫作過程中,療理自己、發抒自我。

不知何以,我就是曉得,那位了不起卻短命的作家費滋傑羅Scott Fitzgerald在《大亨小傳》中的一段敍述,其實是費滋傑羅自己真實人生的一個片段──那麼適合每個人生過客,在故事內或故事外,深刻自省:

「我們這排燈火輝煌的窗戶高高在這城市之上,從下面暮色蒼茫的街道望上來,不知道蘊藏著何等人生的秘密,而我腦海中也見到這麼一位過客,偶經此地,抬頭望望,不明究裡。我自己似乎又在裡邊又在外邊,面對這幕變化不盡的人生悲喜劇,既沈醉又憎厭。」

2008年5月6日

讀書會10問 ---- 從一書一溫哥華 說起

「一書一溫哥華」One book one Vancouver年度書選,今年由詼諧感人的《摩西拉賓斯基的五本書》The five books of Moses Lapinsky雀屏中選。

《摩》講歷史學者拉賓斯基和職業拳擊手的父親、以及俄裔猶太移民家族的故事。作者Karen X. Tulchinsky為影視編劇好手,領獎演說時她為觀眾朗讀作品,聲音表情十足,更強化這部小說的聰穎幽默,難怪她和溫哥華市圖共擬的閱讀活動,全不落俗套。

今夏五月到九月間,陸續推出相關活動,包括「多元文化關係」討論會、放映「Christie Pitts暴亂」紀錄片──75年前多倫多Christie Pitts公園一場足球賽中,有人展示納粹旗,引發猶太與非猶太人之間的衝突暴動--Tulchinsky也將主持一場小型歷史小說寫作坊,指導寫作新手上路。還有一場在圖書館廣場的拳擊展示,溫哥華的拳擊運動員將精銳盡出。 One book one Vancovuer 詳情請見 http://www.vpl.ca/obov/index.html

「一書一溫哥華」簡冊中,提示參與討論《摩》的10個問題,尤其令我心有戚戚。(我的偏見,這10個問題多半也是由最懂這本書的Tulchinsky提出的。)這些問題足當讀書會「標準範本」,尤其新成員較多時,套用在任何一本書上,都能適用──

1,閱讀本書,關於生命和人,你學到什麼?本書傳達的訊息是什麼?

2,你最認同書中哪個角色?為什麼?

3,哪一個角色發展得最透徹?那位角色到故事最終有無改變?命運或巧合怎麼影響他的際遇?

4,書中各個角色做了什麼道德/倫理上的選擇?你怎麼想他們的選擇?設身處地,相同情境你會怎麼做?

5,多元文化是加拿大官方政策,然而許多移民仍認為他們喪失了文化本色。《摩》書中諸般人物如何協調自己的文化及社會環境?如果本書是以不同場景探討不同族裔,講的故事是否仍然相同?

6,在女性是社會中附屬角色的年代,本書的女性是否強大得有些不可思議?你覺得《摩》恰如其分地反應了當時的性別角色嗎?

7,作者曾說:「我不懂拳擊,但(寫作過程中)不論我怎麼給男主角安排別的生涯角色,他終歸要做名拳擊手。」某種程度你覺得作者組成這個故事有些勉強嗎?你喜歡作者的寫作風格和本書的結構嗎?

8,書中包括1942年加拿大參與二戰,突擊德軍占領法地Dieppe,結果慘敗等幾場知名戰役。對照今日,頗具爭議地因為美國在伊拉克的角色,加拿大也在阿富汗駐軍,你覺得本書提出了重要的關連議題嗎?

9,作者的時間轉換處理得好嗎?哪些1930和40年代的生活情節在您眼前躍動?

10,這本書如改編成電影,哪些敘述會改變?你會為書中人物如何選角配對?

不過,這類探討旨義、角色、時代背景、人我互換、時空對照、寫作風格…的問題提示,儘管典型,然若每一次讀書會都照本宣科,大概會像冰糖蹄膀連吃幾天一樣發膩。

讀書會「讀到什麼」的分享,關鍵更在於「和什麼人共讀」。越多成員贊同所選的書籍,組成份子讀過書的質與量越是相近,相對容易溝通;只不過,讓相同羽色的鳥飛在一起,往往像找齊七龍珠一樣不易。

「善待問者如撞鐘,扣之以大者則大鳴,扣之以小者則小鳴」,找到彼此的「善待問者」,提出好問題來相互激盪、思索、回應,心得與理解得以更上層樓,正是「共讀」較「獨讀」更勝一籌之處。

2008年4月23日

讀書的一日

今天讀書,理由十足。因為四月23日是世界書香日(The 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很多地區的愛書人有活動,就像櫻花季賞櫻、教師節要祭孔一樣──一樣的,也包括欣賞感佩及樣板儀式的部分。

讀書最舒服享受,在家而外,不做第二處想,只因安適。為讀書辦些慶典活動?像生日例行吃塊蛋糕;或吃豬腳麵線。讀書的意義,對有些人來說,的確也是這樣趨吉或避凶的實用功能。倒也沒有不好,只要不是規定「老師說要用功」,讓閱讀成了穿制服。

「世界讀書日」源於紀念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這位滿腹機智妙語的作家,不論如何反諷小說是多麼傷風敗俗、蠱惑人心,他大概不致反對我用重讀他代表作《唐吉訶德》的方式,向他敬禮。

只是,如果唐吉訶德現身當代,如果他仍不改昔日性情,堅持當一名「為女士服務,萬死不辭」的騎士,他大概會脫帽彎腰謙讓,允許我優先閱讀另一位女性作家安妮普露的《斷背山》和《真情快遞》。

為什麼此時讀安妮普露Annie Proulx?因為將「斷背山」故事改拍成電影的華裔名導李安,這幾天來溫哥華作客。敍一敍有朋自遠方來彼此熟悉的話題,似乎是文明世界的款友之道;何況,《斷背山》電影拍攝的地點,選擇了我們的芳鄰亞伯達省,而《真情快遞》的場景,在加拿大極東的紐芬蘭,人不親土親。

普露自己也曾住過紐芬蘭,締結美國作家的加拿大情緣。這段異地暫居,寫出冰雪苦地,人生與環境俱屬困境,又一段不善表達、溫吞、卻能慢慢溶冰的感情。

《真情快遞》The shipping news 書名直譯為「航運新聞」,普露塑造奎爾這個男主角,是紐約城郊報社缺人手時才會臨時聘用的記者,毫不起眼。他搬到紐芬蘭後,順理成章謀了一份地方報的差事。不過普露拿著三流記者奎爾的手寫報導,卻篇篇都是一流的漂亮採訪稿。

這可能與普露專事創作之前,長期擔任新聞人有關,專業訓練加上一枝好筆,寫三流新聞稿的障礙,比寫好新聞稿還大。對照另一位加籍作家愛持伍Margret Atwood,恰正相反。

愛特伍榮獲布克獎的《盲眼刺客》,全書穿插新聞片段去轉場、分章,但文學造詣高超的作家,寫出來的新聞稿,卻多半像敍事文或短筆記,少了道地新聞氣味──與她在行的科幻文學相較,描述真實,竟比擬想虛幻還要困難。

除了《盲眼刺客》曾在布克獎綻放異彩,還有Michael Ondaatje的《英倫情人》在前、楊馬泰爾的Life of Pi在後,三位自「加」人獲得這項國際大賞肯定。然而,同樣加國製造、於國際文壇掙得席位,我更想一讀馬維絲嘉侖Mavis Gallant,這位離「加」出走,加拿大差一點丟失的女兒。

嘉侖離婚後長居巴黎,離開家鄉四十載,長期勤讀英法德義四種刊物,是最常發表作品於「紐約客」雜誌的加籍作家。評者說她幾乎是加拿大最會說故事的短篇小說家,更重要的是,她說,「如果你不喜歡一個故事,就換個故事讀」,因為,這個世界上的故事,太多了。

書寫的故事太多,人生的故事太多。還有比這更好的理由在世界閱讀?

2008年4月9日

讀詩季節的線性聯想

四月,美加兩地都是詩歌月(National Poetry Month ),相對於農曆五月五端陽紀念屈原,華人慶祝詩人節,雖晚一步,尚在春季。

西方的詩歌節源起,可以追溯到16世紀古羅馬詩人維吉爾Publius Vergilius Maro。維吉爾的《牧歌集》、《農事詩》、史詩Aeneid等三部代表傑作,如果類比中文詩作,最容易讓人聯想《詩經》風雅頌。

近幾年賈福相教授勤耕《詩經》,把詩經<國風>160篇,譯成白話及英譯,加西藝文圈周知。國風多半採自各國民間歌謠,不比貴族行儀、歌功頌德的雅和頌。可以想見,選擇國風,符合賈福相「物種多樣、世界大同」的一貫主張。

譯畢詩經初稿,賈福相不滿意重修,又是經年。客觀狀態與主觀心境,可比古代詩人「吟成一個字,捻斷數莖鬚」。

為古《詩經》做白話譯本,漢朝已經開始,近兩千年來,白話注本多不可數。而英譯版本,出自英美等漢學研究學者,也不在少數。賈福相用兩種語文同步新譯,相對少見,更何況他是海洋生物專家,融合婆娑世界七十餘年的生命哲學,賦予古老經典另一種新穎向度,「還給詩豐富的生命」。

若論有通譯中英詩文的本領、白話新詩創作豐富、解析中外詩作、詩論詩評別有見地,中文現代詩全能的詩壇祭酒,當推余光中教授。

詩以言志,余光中的寫詩歷程,不論被議為「回歸」「多妻主義」或「浪子回頭」,他的<鄉愁四韻>等作,其實超越政治正確,播下賞鑒鄉愁文學美感的種子。

悵往的鄉愁詩意,不僅見諸各國流亡背鄉的作家作品,廣義的鄉愁,往往也顯露於各類型創作,透出歸屬感難以落實的疏離。於是在最接近的距離、最喧鬧的人群,心之所繫,卻遙不可及。

<鄉愁>等詩作,在「一灣淺淺的海峽」的這頭與那頭,發生巨大影響,也由於<鄉愁四韻>系列曾被譜曲成民歌,傳唱更廣。

詩歌本來就詩文與聲韻並重,不論歌吟或朗誦。惠特曼的詩最適合朗讀,不只因為詩作的風格音律,更是那朗朗的詩韻,打開胸襟!

手邊這冊惠特曼的《草葉集》,是中學時代擁有的第一冊詩集。數十年來行旅遷移,經歷窮山大水、城鄉市集,偶而翻閱數行,常能激發新的力氣。

惠特曼的著名長詩<大路之歌>,詩人吟詠的是情愛、是家園、是大地萬物,或者可能就是熱愛生命的本身--

我把我的手給你!
我給你我的愛,那比財富還寶貴。
在牧師和律法前,我把自己許給你,
你是否許我你自己?你是否願意伴我同行?
我們能否終身相守不渝?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詩的文學普世價值,就是這般跨越古今中西。

2008年3月26日

「笨蛋」解讀政治學

我終於讀完馬基維里(Machiavelli)。不是想研究他的「君王論」;不是遙相呼應台美兩場總統選舉、政治人物上台下台的時態。只因它是一本漫畫。

出版者苦心孤詣,為各種複雜學問,出過簡易入門,希望啟蒙我這樣朽不可雕的讀者。這類書籍力圖深入淺出,用大白話或許多圖畫,為基礎知識開一扇另類的門。可惜,它們大多沒有成功教育不才在下我。

例如,像我這種對網路有熱情、缺條筋的讀者,打開「笨蛋」Dummy系列,對照電腦螢幕圖片,照表操作,卻永遠在翻完第一章之前,就關機或當機了。

像我這樣對理財有深情(誰不?)的讀者,「教室裡沒教過你如何賺大錢」之類的文字,只感覺缺乏真情有義,老不來電,最後只好歸結為有緣無份。

對我這種招牌掉下來能砸到三個、有慘痛創業經驗的經營者來說,閱讀那些讓MBA課程相形失色、新穎簡單如「一塊蛋糕」的管理、激勵、成功學,越發欽佩多數作者有先見之明,選擇旁觀者清,以身示範實務與理論之間有多大距離。

擁抱大自然的人當中,像我這樣食古不化,堅持只靠腳踏實地的學習者,各式動物植物昆蟲鳥類的手冊、圖鑑、百科…儘管圖文並茂、分類精細,我仍推諉那是一種缺乏血肉、不夠「自然」的人為知識。自然而然無法按翅下或頸間羽色的差異,或者葉片的形狀顏色,去區分它是哪一種雀、哪一種莓;還要搶白論辯,說自己信崇的是天人合一、物我相忘的大道哲學。

說到命運那偉大的能量,我這對萬能造物主有盲目崇拜、但欠缺「識貨」能力的迷途羔羊,大凡占星術、生命指數、來世今生、超感能力、人類撰寫的聖典…都解釋了生命的過去或未來,我只能遵循孔老夫子的「不知生焉知死」,對諸種人類生命現象的偉大著作,一視同仁,全部努力接收,統統消化不良。

至於馬基維里,我是如此能夠體察「政治」無所不在,政治是名詞、動詞、形容詞;政治是逗點、句號、問號,當然是巨大的驚嘆號!在束諸高閣、積灰蒙塵的書架後排,找出這一冊談政治領導的高論,幸運的是,它是給初學者的「思潮與大師經典漫畫」版本(立緒出版)。

著作者Patrick Curry用我的程度都能理解的文字,呈現馬基維里的代表思想──談威權統御的「君王論」和公民責任的「李維史論」:「被人民畏懼比受人民愛戴安全得多」、「被眾人怨恨與瞧不起,幾乎是大多羅馬皇帝權勢滅亡的原因」…

我像風度翩翩的政治人物,懷著謙卑尊敬的心,深深感激這些為笨蛋解讀的高深政治學…等一下,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難道諸多曾經滄海的政客也和我一樣,選擇性閱讀,從這些入門書斷章取義,只學到皮毛?

2008年3月19日

所羅門王的智慧

如果票選一本八歲到八十歲,最適合親子、手足共讀的書單,二十多年來,我都會忠誠如狼犬,把票投給勞倫茲(Konrad Lorenz)所著《所羅門王的指環》。

傳說中,所羅門王能與鳥獸蟲魚交談,動物行為學家家勞倫茲也有和動物交談的本領,但他可能比所羅門王幽默,每次重讀《所羅門王的指環》,勞倫茲像家人般細數貓狗蟲魚鳥獸,總讓我開懷大笑以終。

從家族史來看,勞倫茲會研究動物,因為他有一位也熱愛動物的父親;從生命機緣來看,一群孵化的雁鵝把勞倫茲當母親,尤其是一隻名叫瑪蒂娜的雁鵝,哭著找他叫他媽媽的瞬間,註定了勞倫茲一生和雁鴨結緣。

瑪蒂娜還是幼雛時,和小嬰兒一樣,夜半睡醒,就發聲呼喚:「我在這裡,你在哪裡?」勞倫茲把養瑪蒂娜的搖籃放在臥房床邊,每隔一小時就伸手進去拍枕安慰,後來乾脆讓瑪蒂娜睡在身邊….和天下母親的夜半育嬰,簡直如出一轍。

從雁鵝到雁鴨科、及至其他飛禽走獸,勞倫茲對動物的情感、動物行為的深刻理解,為他贏得諾貝爾生物醫學獎。但天地之間最好的回報,是他仰頭對天發出嘯聲,他的烏鴉和野雁朋友會凌空而降,安然落在他肩頭,足令人類動物驚奇!

比起人類,勞倫茲似乎更熟悉動物朋友,描繪動物和人一樣的性情,諸如小人得志、小別勝新婚,外遇關係、保衛家園... 幾乎把動物「人化」。但勞倫茲認為:「我並沒有錯把人的特性加在動物身上,正相反…是我們人的身上還存留很多很多動物性!」

雖然書裡勞倫茲也氣呼呼指出其他作者謬誤描述動物行為,但更多時候,是趣味橫生敍述他的獨到觀察,從而把我們對動物的刻板印象,改了過來:譬如小鹿斑比並不溫馴、鴿子不和平,尤其重新審視凶狠的狼--打鬥的兩隻狼,認輸的一方,會把最脆弱的頸喉露在對手面前,表示伏首稱臣,但勝利的狼出於本能的自我約束,從不咬下--比起弱肉強食的人類社會,更見高尚情操。

勞倫茲也了解養寵物的風潮,所以《所》書中從俗寫了<如何選購動物>實用篇章,說明「老天爺為了住在城裡的、可憐的動物愛好者」造了什麼適合豢養的寵物。

就算打定主意不養寵物,也可以拿勞倫茲的另一本《當人遇見狗》(新版本書名改為《所羅門王的貓狗指環》)望梅止渴。它談狗的個性、習慣、訓練,與人的微妙關係,狗狗望著你的深情眼神、貓咪若即若離的神秘感…和孩子一起認識勞倫茲的貓狗家人,似乎接近了些「蒼生萬物可為朋」。

春天來臨,走向戶外開闊的生物世界之前,延伸閱讀《雁鵝與勞倫茲》,結識結識加拿大雁等友伴吧。不過,如果你覺得自己和棘魚一樣,離開窩巢越遠越不安心,轉身回家……說不定也才發現,自己又和雁鵝和水鼠一樣,受到僵化的「路線制約」,已養成「走老路」的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