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

笑與淚之間,有顆不忍心

《我的心肝阿母》       文/陳映霞

這年頭,隨時可聽見為人父母者大唱「孝子經」,為了心肝寶貝忍辱負重還自得其樂,聽得旁人莫不肅然起敬;然而,此時若有人說起「家有一老」,只見原先的慈眉善目登時走樣,大夥競相訴起那些「老番顛」的種種不合作、不體貼、不識相、不講理之言行舉止,總之,天下就是有「不是」的父母,並不是大家不想做孝子。

此時此景,如果有人拿出《我的心肝阿母》,隨手翻出幾件阿母的言行舉止,對照著作者張輝誠的應對之道,誰還敢說自己做不成真正的孝子呢?

我的母親年近八十,這兩年我專心在家照顧她。除了老是忘東忘西,我母親大至上是個和善體貼的人。即便如此,我都還常唸起難經苦經,直到讀過《我的心肝阿母》,我才發現,人家的阿母那樣「番顛」,做兒子的卻欣然侍奉,離苦得樂,我有母若寶,卻迭生怨尤,豈不「暴殄天物」,該下十八層地獄了。

心肝阿母七十歲,目不識丁,連數數都不會,但脾氣暴烈、性情乖張,喜與人爭辯、碎唸不休。在鄉下做小姐時,聲名傳得鄰村近鎮聞之色變,拖到廿六歲,才勉強嫁了四十五歲的窮外省退役兵。婚後性情變本加厲,不但難與鄰里親友和睦共處,而且在家更常以天地變色、歲月驚恐之勢相夫教子。臨老夫死依子,三餐無肉不歡,兩日零用一千;才住了半年,衣服就買得衣櫃爆滿;逢假日就想逛遊大台北,上醫院就「我父我母」高調哀嚎;徒手抓蟑螂,必捏之碎之,恨聲連連;扔垃圾則秉鄉間舊習,公園牆角四處遊擊。

有母若是,做兒子的要是抱怨兩句,真乃天經地義,但張輝誠卻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他也是從《難經》唸起,苦苦參修,方才漸入《易經》。這本書記載了他的參修之路,有他與阿母的日常之旅、夜市人生,有他為阿母買內衣、治隱疾的銘心記事,有他帶著阿母手牽著手周遊外食、歡度年節的體貼心情,更有阿母在外吵嘴鬥事後,他卻得低頭賠罪,還討來人家一頓讀到博士做了老師結果連自己的阿母都教不好的訓。沒錯,就是這樣的阿母,讓兒子在笑與淚之間寫成了這本開心之書。

有人問張輝誠,照顧老人家的最大收穫是什麼?他說,沒有遺憾。即使是這樣一個上醫院得連哄帶騙、出門玩要隨時找廁所,既不擅治菜、又有神經質潔癖難以相處的阿母,他只謙稱自己在孝順上僅做到一點點開端,就是孟子說的「不忍心」而已。殊不知這「不忍心」乃是從人性中千錘百煉所得,張輝誠以不忍心成就心肝阿母,讀者也因不忍心回頭看見了自家如有一寶的老人。

2010年3月17日

對生死大事起疑

/靜芳

年少讀書,愛咀嚼著優美文藻,背誦著經典名句。人到中年,讀書態度開始轉變,隨著內心越來越多的疑問像偵探般找書,找來後,還要邊讀邊跟作者一來一往的辯論,如果覺得走叉了路,就趕緊另起爐灶,再循著另一條線索跟下去。

最近先後讀了楊絳的《走在人生邊上》和劉大任的《晚晴》,狀況類似。因為對生死大事起疑,覺得活到96歲的楊絳應該會有不錯的解答,何況之前讀她的《我們三》還愛不釋手。

楊絳開篇就正中我的下懷,談神和鬼的問題。站在人生的邊緣上,鬼神是否存在當然要搞個清楚,出生於1911年的楊絳自稱是舊社會過來的「老先生」——晚清末代遺老,她坦承本人很怕鬼,也相信蘇州有名的瞎子神算「梆崗崗」算出的八字很准。但楊絳也聲明她不敢斷言自己害怕的是否存在,她寫道:「我相信,我們不能因為看不見而斷為不存在。這話該不屬迷信吧?」

《走》接下來談人有靈魂、個性,談靈性良心與肉體欲望的戰爭,談命由天定,人生實苦……開始落入老生常談。第一章《神和鬼的問題》怎麼跟後面都脫了節,怕鬼的楊絳講了一堆言而有據的鬼故事,說句「身後的事,無由得知」就沒下文,可是這些「鬼」跟她下文的「靈魂」卻完全接不上線了……

我跟她進行辯論的另一重點是不同意靈肉二分法,什麼好事都是靈性良心的功德,壞事都是肉體的沉溺,這樣的思索太簡單,人類的權力欲、貪婪、缺乏安全感等複雜的潛意識,加上成長過程受到的文化背景、社會結構影響,人類行為如何能用「靈肉鬥爭」一言蔽之。

我同意楊絳所說:人生的目的是修煉自己,要求自身的完善。但總覺得:崇尚形而上思考的中國文人向來貶低肉體需求,其實如果人類也能靜心傾聽身體發出的各種細微資訊,自然會更接近利人利己的健康生活。
  
以「無神論」作為安身立命理念的劉大任,開宗明義說寫《晚晴》是要趁體魄強健進行演習,算是將來面對「大限」的預備工程。前兩輯《浮世家常》《生老病死》直接從身旁親友瑣事切入,也舉了達爾文《物種源始》、英學者Graham Cairns-Smith《生命起源的七條線索》、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很理性的思辨生物演化、自我複製等自然力量,這路數與我近年來的閱讀範圍算是較契合的。

擺脫「鬼神」的糾纏後,劉大任在後三輯《園林山水》《天涯行旅》《時事家國》,從「人之所以為人」的文化承傳面,趣味盎然地書寫投注一生心血經營的園藝花草,旅行見聞及兩岸時局,我也跟著一路神游,體會「晚晴」的悠然美好。

總結生死大事,我其實更喜歡以前讀《西藏生死書》的說法,已經忘了書裏的大部分內容,只記得輪回的每一世都要努力修行做功課。輪回的盡頭能否成佛倒不是我最關心的,只覺得「輪回說」讓死亡成為另一段旅程的開始,確實是一種很有智慧的說法(或安慰),不是嗎?

2010年1月29日

預知生死的貓

——帶領讀者了解失智症
文∕ 陳映霞

書封面上那隻有著清澈靈動的雙眼、彷彿能穿透生死之謎的貓,立刻吸引了我,連翻開看看都沒有,我馬上買了這本《預知生死的貓》,打算回家好好享受一個充滿靈異與生死探祕的故事。

「我原本以為他只是區區一隻貓。」作者大衛‧多薩醫師開場寫道:「奧斯卡在2005年夏天來到史提爾安養復健中心三樓定居時,我幾乎不曾理會過他。他只不過是隻普普通通的黑白虎斑貓…」這隻名叫奧斯卡的虎斑貓到底有什麼本領,終於讓多薩醫師對他另眼相看了呢?

史提爾安養復健中心收容了許多患有失智重症的病人,在這裡兼職的多薩醫師,因護士瑪麗介紹,在戴維斯太太的病床上看見了奧斯卡。只瞧了一眼,多薩醫師就仔細地檢查病人;他對瑪麗說,病人的狀況還可以,但是瑪麗十分堅信病人「今天就會走」,理由是「奧斯卡只會陪那些日子不多的病人」。

不信邪的多薩醫師在離開醫院一小時左右接到瑪麗的電話,戴維斯太太病逝了。

難道奧斯卡真能預知生死?住進史提爾的人,幾乎都是患有失智症的老年人,在這裡度過人生最後一段日子,並不是太奇怪的事;奧斯卡走進他們的病房,跳上病床,臥在病人的腳邊,直到病人嚥下最後一口氣,這也許只是巧合吧?

實事求是的多薩醫師為了證實這一點,一面在醫院仔細觀察紀錄每一個奧斯卡「預知」的案例,一面開始探訪那些由奧斯卡陪伴往生的病人家屬。

隨著「奧斯卡是否具有超能力,他是如何預知生死的?」這條線索一路讀下去,結果你讀到的是有關失智症、安寧照顧,以及患者家屬面臨種種狀況的一本書。多薩醫師就像偵探似的,追蹤著奧斯卡的腳步,也向讀者逐步揭開失智症相關的各式面紗,讓我們看見失智症緩緩成形的過程、患者家屬要經歷的各種抉擇與掙扎痛苦。

闔上書頁,再次端凝書本封面上奧斯卡那張純真美麗的面孔,跟隨著他的目光,我想起書裡一位家屬對多薩醫師說的話:「我母親生病後變了一個人,我必須學習去愛不一樣的她。」這句話的背後,有太多人生命難解的謎。奧斯卡不是解謎者,他只是區區一隻貓,一隻帶領我們看見失智症是怎麼回事的貓。

2010年1月13日

天下父親心


──陳浩的《女兒父親》
文∕陳映霞


都說「女人心海底針」,不過,讀了陳浩的《女兒父親》,才讓人把「海底針」體會足了。

陳浩是資深媒體人,在雜誌、報紙、電視界都曾深耕。他是四年級的「台灣外省二代」,成長於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1960年代。在那個年代,理想崇高、心地純潔、熱血沸騰的青年,總不免認為自己能為台灣民主做出驚天動地的改革。陳浩用他的新聞筆全心付出過,也以他的良知堅守了理想。

人生走到了後中年期,熱情仍在,但事過境遷。現實世界最真實的,竟是一直守在身邊的兩個女兒。當陳浩的筆鋒轉向家人,他的多情和深情,遂像不可阻擋的奔流,以細膩、詩意、幽默的文字,鋪成動人篇章,讓人見識到半生想做硬漢卻又柔情的男人,在當了父親後,擁有的可親與可愛。

書分兩輯,一是「父親的女兒」,二是「女兒的父親」。

「父親的女兒」是以父親的角色與心情,描寫父女間的相處互動。陳浩的兩個女兒,一個剛從兒童進化成少女,一個是資深少女,都是極有個性又聰慧靈巧的女孩。父女間的相處,少了傳統的威儀,多了朋友般的扶持,因此平日對話盡有可觀可親可樂之點,處處機鋒,頗得人生三昧。

面對往成年飛奔而去的女兒,作者有作為父親的成就和驕傲,更有深深的不捨與不甘。他有時希望女兒能多理解他一些,就像他在當了失親後,才更明白親子情緣的短暫珍貴,無奈女兒一如當年意氣風發的他,大步前行。幸運的是,他愛自由又任性的因子揉進父親的角色裡,父女間遂多出了幾分知交好友的情誼。許多看似父親的讓步,其實隱藏著父親對女兒的寵溺疼愛。也因為陳浩不做中國傳統威權式的父親,所以字裡行間盡是濃情深愛;可喜的是,文字的精煉細緻,像鑿成四通八達的管道,多少情意百納其間,讀來真摰動人,全無造作刻意,最是難能可貴。

「女兒的父親」多為作者個人成長憶舊以及代書寫序的文字。這輯的篇章深具陳浩情在理中的文字特質,讀來固然別有滋味,但若就一本書的調性來說,我認為此輯其實大可另成一書。也許作者有所不捨,也許編者希望讀者對這位父親作家多些認識,但從讀者的感受而言,讀「父親的女兒」就像聆聽奏鳴曲,曲終,樂聲忽起,歌聲乍現,雖也具是佳音,終究難稱和諧。

距離上本《一二三,到台灣》,陳浩的這本《女兒父親》讓讀者引頸企盼,苦等了五年多。我喜歡陳浩寫出一般父親所不敢自然流露的情感,照見千古以來威權父親隱諱不表,猶如海底針的父愛。不必猜度的愛,不可捉摸的心情,父親,原來也有如許豐富多變的容顏。

(【書會蒼穹下】以書會友,歡迎各讀書團體將讀書心得與本報讀友分享。凡未於其他媒體發表的讀書劄記,1000字內,請寄col@worldjournal.bc.ca)

2009年11月29日

好看的故事書:《家守綺譚》

文/陳映霞
很多人長大之後就不再看故事書了,我雖年過半百,但內心一直住著一個貪看故事書的小孩,進入書店,總不由自主走向童書部門,擠在小朋友堆裡翻找著故事書。近年來作家和出版者終於更注意到像我這樣的幼稚大人,多少能滿足一點我從小就渴望看故事書的心情。

不過,大人和小朋友讀的故事書還是有點不同。大人看的故事書要有想像力,但不能沒有邏輯,敘事要流暢,但不能少了屬於孩童特有的節奏感,若是文字帶點詩意、幽默感,又有幾幅插圖,那就更完美了。最近由繆思出版、梨木香步原著、張秋明翻譯的《家守綺譚》,是我讀到最好看的一本故事書。

這本被譽為「日本聊齋」的《家守綺譚》,說的是一個名叫綿貫征四郎的窮作家,接受已逝好友高堂的家人委託,前往老舊宅院看家,遇到了諸多靈異奇怪的故事。

從客廳壁龕一幅水畔風景掛畫中划船前來的好友高堂,喜歡聽作家讀書的百日紅花,以仲裁妖界是非出名且忙於交際的狗兒五郎,龍田公主的侍女、上半身是女人的香魚,遺失了河童衣的河童…。在綿貫征四郎的生活,所有生命都有靈有情,不但讓這位作家大開眼界,也引導他進一步思索活著的意義。

當他終於有機會走入湖底那個神異的仙境時,面對誘惑,他才能以「這裡的生活,無法供養我的精神」為由拒絕留下,安然返回自宅繼續做「家守」(看家人)。

《家守綺譚》和《聊齋》很不相同的地方,是故事裡的作家(書生)並沒有與妖狐女鬼纏綿的綺麗情事,無論是百日紅、櫻花精或是喜歡變身的貍貓等,他們與作家之間始終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似近又遠的關係,這也使得《家守綺譚》的故事不似《聊齋》那麼世俗綺麗,呈現一種風雅淡泊的情調。

鬼怪在日本民俗學研究上一向占有重要地位,運用在小說、漫畫、電影的創作上也頗多元,漫畫的《百鬼夜行抄》、《雨柳堂夢語》、《陰陽師》,動畫的《結界師》、《物怪MoNoNoKe》系列等,都曾令我留連再三,這本《家守綺譚》描繪的雖是日本傳統的妖異靈怪世界,但故事清新動人、佈局嚴謹,文字也細緻風雅,讀來完全沒有一般靈異故事的匠氣和俗氣。

梨木香步最初以兒童文學出道,難怪《家守綺譚》在故事的敘述上始終有著一點矜持和童真。如果你也喜歡看故事書,夜深人靜時分,《家守綺譚》會是你的好書伴。

2009年10月25日

周浩正編輯力二部曲--《編輯心法》 雲上再現

敬告「編輯力」舊雨新知:
周浩正先生的《編輯力初探1.0》 於2009 年7月暫告一段落。
10月起推出二部曲《實作編輯心法》,連同第一部,整合發表於 「實作編輯心法」部落格
http://www.principlesofediting.blogspot.com/

2009年10月23日

《一個人的老後》— 女人,孤獨老去沒什麼不好!

文/陳映霞

好像依舊是滿腦子理想,一心想為不平事而出頭的年輕人,有一天忽然聽到有人叫自己「阿姨」,那一瞬間,像雲霄飛車失速落地,這才真的看見鏡中自己的白髮與皺紋。時間多麼無情,總在我們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就趕在前面等著了。

面對自己會老、正在老,有時並不難,因為身體會提醒你;有時很難,因為內心總還習慣著年輕時的那套,以致對現實做出誤判。怎樣面對自己的老化,能否安心的過好老年生活,對像我這種單身老女人而言,固然要早做打算,有家庭後代的女人,面對退休在家無言以對的老伴、成天只想利用自己最後一點力氣,幫忙照顧孫輩的子女,更是得及早覺醒思考的問題。

偶然在書店看到上野千鶴子寫的《一個人的老後》,真有遇到救星和知音的感受。作者說得好,「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那麼,你準備好一個人過老年生活了嗎?

這本書特別針對女性,從心理上接受「一個人」的老年,到現實裡如何解決居住的問題,如何既保有獨立自由又能維持適當的人際往來,如何規畫理財安度老年,如何面對疾病並接受醫療照顧,以及如何預先安排後事與遺產,可說是全面探究、巨細靡遺。

我特別喜歡作者提出的「一個人」的觀點。大多數的女性走入婚姻,有丈夫有子孫,看來不必為老年生活煩心;其實不然。作者提醒我們,女性多比男性長壽,晚年成寡的比例不低;此外,現代人的婚姻走上破局的比比皆是,再加上未婚,「廿一世紀是歐巴桑世紀」並不誇張。年輕時身強財富貌又美,就算單身一人度日,也不覺得有什麼,但是隨著芳華染秋意,走到半百人生,終究免不了看見別人眉間不經意流露出的不耐煩。

不論有沒有家人相伴,女性尤其要早早的從內心認清「守護自己一生的人就是自己」。作者提出「女人50才開始」的人生觀,建議女性想好好享受人生,最好有一處專屬自己的住所,這和吳爾芙所說女性自立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要有「自己的房間」,是一樣的道理。其次,獨立的基礎在於自己能養活自己,及早做好理財規畫,也是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準備。

人生難以預料,看到無限夕陽好,就要想到星月爭輝的夜空。若是到了難以自理生活的地步,如何接受醫療照護,怎樣處理身後事,這些都是不能不面對的問題。我看過一位日本遺物處理商所寫的書《遺物整理商看見了》,知道若是一個人對離開人世輕忽以待,只會留下一大堆的麻煩給後人,所謂生死大事,畫下完美句點,也是人生義務。

上野生於1948年,單身,也許是「身歷其境」,這本書寫得特別入味。繼本書之後,目前她正著手寫男性版的《一個人的老後》,並在日本推動「婦女互助網」,希望大家都能安心終老。在目前這個對老年人並不友善體貼的世界,上野的書,讓我面對一個人老去不再那麼心慌意亂。

2009年7月16日

流過我心的《巨流河》

文/陳映霞
《巨流河》是今年85歲的齊邦媛教授在自認「幾乎已經太遲的時候」,驚覺到「不能不說出故事就離開」,而寫下她的生存時代與生命的追憶。

「巨流河」位在東北的遼河,齊邦媛生於遼河流經的遼寧省鐵嶺縣,由於先天不足,自小體弱多病,在中國近代最大的戰亂──對日抗戰以及國共內戰中,她隨著學校避戰顛沛行過半個中國。這段期間,她曾留學德國的父親齊世英與當時的社會精英合辦《時與潮》雜誌,影響她一生不懈怠的追求知識,而就讀武漢大學時受教於朱光潛,更令她終生浸潤在文學中而不悔。

1947年,齊邦媛拿著「毛筆寫在宣紙上」的助教臨時聘書,隻身到台大外文系報到,就此展開她在台灣讀書、教書、寫文章的60多年生涯。她不但參與教科書改革,作育無數英才,而且引介西方文學到台灣,又譯介台灣作家的文學作品到歐美,並倡議國立文學館的成立。回首在台灣的大半生歲月,她謙稱是「我在文學教育中,留下了心靈的後裔」,但對她的讀者來說,她牽引他們親近文學,帶領他們在真美與至善的感動中滌淨靈魂,在字裡行間一一成為她的後裔。

80歲,齊邦媛定下心來,決定寫下自己的一生以及那個並未遠去的大時代,從她生身故鄉的巨流河,一路奔流,最後流進台灣南端鵝鑾鼻燈塔下的那灣啞口海,讓一切歸於永恆的平靜。

齊邦媛以素樸平實的文字書寫一生,但卻難掩那波瀾壯闊的生命光芒。在本土意識成為台灣社會唯一主流的現代,八年抗戰中千萬人流離失所的苦難,漸漸成了模糊而泛黃的一頁傳說,國共內戰的血流成河生死兩茫,也成為政客鬥爭的幾句閒言;齊邦媛說:「我在那場戰爭中長大成人,心靈上刻滿彈痕。」那樣的刻骨銘心,又怎能容青史盡成灰呢?於是,我們在這本《巨流河》的逐字逐句閱讀中,所有曾被刻意遺忘甚至湮滅的記憶一一甦醒,讓我們聽見那滾滾的河水奔流向海,也讓我們看見生命在河海交融中得到的安頓。

《巨流河》是齊邦媛的一生與時代交會迸發留下的光芒,不論是對己身親歷的時代與故人的回首,或是直筆悼亡的情深義重,她以最簡樸的文字,蘊藏著無比巨大的力量,帶給讀者綿長無盡的感動。

我自己是在台灣生長的「外省人」,中年後曾陪父母返回大陸老家探視,站在麥田地裡,我的心卻想念著少女時光站在宜蘭那片綠油油稻田中的田埂上,望向潺潺流向太平洋的蘭陽溪;那樣平靜又美好的成長歲月,看似平凡,但如今細想,蘭陽溪水中,又何嘗沒有遠自巨流河一路奔流而來的涓滴,在流經我心時,也滋養了我的生命。

戰後人生

──兩本另類自傳

文/新人
最近手邊在看《趣味橫生的時光─我的二十世紀人生》(Eric J Hobsbawm,左岸文化出版),這本自傳剛好跟書友正在閱讀的齊邦媛教授自傳《巨流河》、龍應台《1949》、《為愛朗讀》等等,遙遙呼應。

先簡短講講Eric J Hobsbawm 。他於1917年出生,在維也納、柏林成長,是在英國劍橋求學、教書的猶太歷史學家,終生奉行共產主義,持續著述有關全球化方面的議題。

Eric成長時正是希特勒崛起之時,身為猶太人的他不走猶太復國路線,卻選擇國際共產主義,即使在蘇聯東歐鐵幕崩解後仍堅持信仰。(到今天看到失控貪婪的華爾街資本主義,覺得左派或共產主義的理想仍屬必要。)

Eric保持歷史學者的理性,關照全局,讓我看到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情勢,他談到身為共產黨員當時隨時面臨著生命自由危險,仍致力為人類大同的理想奮鬥。其中有句話類似:我們為仁慈而來,因此我們無法仁慈。讓我想到齊邦媛或龍應台書中提及的殘酷戰爭,《巨流河》、《1949》站在戰敗者的角度譴責戰爭殘酷,但Eric的話又提醒我:1949的戰勝者也有他們傷痛的過往。

戰場上的勝敗是一時,但過後的福禍又是另一回事。

除了從《為愛朗讀》瞭解二戰德國人民的心態,之前還看了另一本《集書人:法蘭克福書展前主席衛浩世二十五年任內的秘辛》,也窺看了二戰後德國人的心路歷程。

這本書讓我瞭解到為何偏僻的德國法蘭克福能成為世界圖書的中心,就是因為有像衛浩世這樣的戰後德國第二代,辛苦地背負著先輩的罪行,從年輕時就在世界各地自我放逐流浪,願意去瞭解陌生、受壓迫的第三者、非主流文化,他們敏感又開闊的胸襟,容納百川,逐漸累積了跟歐美、拉丁美洲、非洲、亞洲出版業者的互信尊重。

當然衛浩世擔任事務千頭萬緒的書展主席,其間也有許多人事糾纏不如意,但他對自身情感、家庭、國族的誠懇反思,至今都還讓我記憶猶新。

猶太裔的Eric終身忠於共產主義,戰敗者後代衛浩世讓故鄉成為世界出版中心,他們「不太一樣」的生命歷程,提供了世人多一種視角。

2009年1月1日

去 賞 風 景

書 寫 遞 嬗 風 景 流 轉
賞 風 景 http://scenicsalon.blogspot.com

高高低低 走走停停 有風有月 有煙有景

上上下下 彎曲賞景 有花有雪 有樹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