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

年輕人讀什麼?


永遠的青春記事──麥田捕手

年輕人風行的部落格Facebook上,問世已逾五十年的「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長年高懸前五名頂尖閱讀榜單。

LKK級名著,能與其他相對追流行的「哈利波特」、「藝妓回憶錄」並列,不需驚訝,每一個年輕世代,都有掙扎於離經叛道與反抗社會制約的「霍頓」Holton。

場景在當年此時、聖誕節前一週,十七歲的住校生霍頓收到學校一份聖誔禮物──五科中只有一科及格,勢必再次被退學。霍頓在紐約遊蕩了兩天,逃避面對律師父親的責難。

麥田捕手不僅內容洞察青少年心態,代言了苦悶少年與霍頓一樣的心情感受──厭惡做作、看不慣老學究、討厭權威、反抗規條制度,對操用火星語等現代語碼的E世代來說,故事的寫法也沒有退時:撻伐批判矯情的成人世界,字裏行間多的是嘲諷、挖苦、誇張、自嘲。

然而這個粗鄙髒話掛在口頭、揮霍金錢、上酒吧、召妓…施教者眼中幾乎一無是處的年輕人,卻因嫌惡虛偽社會的真話,得到劃時代的認同;更進一層深獲同情的,是在霍頓心頭,構築著一個天真單純的願念──看著一群在大片麥田遊戲的小孩子,守望在陡峭的懸崖邊,抓住每一個跑向懸崖的孩子──少年孩子們的夢想,不也往往如此善良?

對成人世界普遍不滿,憤世嫉俗的青少年卻不知何去何從,作者沙林傑藉唯一對霍頓友好的老師安托里尼先生,給了紓解:「你會發覺你並不是第一個對於人類行為感到困惑、感到恐懼而且感到厭煩的人…在這一方面你根本不孤獨。」

霍頓那樣的叛逆少年,有否作者沙林傑自己的投射?沙林傑提筆寫作始於他的少年年代,住宿學校的場景,和沙林傑十六歲進軍校就讀的經驗相當;二十二歲沙林傑初戀也失戀的那一年,他勤向當年的標竿雜誌「紐約客」投稿,一連被退七次,最後雀屏中選的稿子,即是一篇少年小說。

高齡半世紀的麥田捕手,持續發威,除了書寫得好,年輕讀者間的訊息傳遞,也是重大原因,相當符合《暢銷書的故事》當中,編輯人與經紀人口徑一致的分析:「口耳相傳,競相走告,才是書籍成功的關鍵」。電影作為強勢媒體的那些年,沙林傑堅持不讓麥田捕手改拍電影;反諷的是,為今麥田捕手在年輕社群中不褪流行,通過的手段之一,是擋也擋不住的網路大軍,也正是它所反抗的社會集體規範,人人皆如此。

不僅孩子,師長也會想找本麥田捕手一讀,因為每個家庭照例會有正在面對霍頓的父母,或者霍頓年代遠揚的成人;只不過,對照成人與少年的世界,大概不是在書中緬懷自己,而是比對自己淪陷了幾分,是否不知不覺成了當年心目中無法溝通的家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