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

Reading of Pi


回顧間不經意發現,這個月看過的書中,有四冊作者是從孩子角度書寫的。
兩本是強烈的自我寫生:《追風箏的人》The kite runner和《少年小樹之歌》 Education the little tree;兩本有巨大的想像力:《少年PI的奇幻漂流》The life of Pi和《紙牌的秘密》 The solitaire mystery。
統統好看。

為什麼那麼多大人小說要擬由孩子代言?我想是孩子用新鮮眼光看世界,即便說了讀者本已知悉的事理,也包容寬待他是孩子,讀者容易聽得入耳;正因孩童是白紙,天真爛漫(大人只能叫返璞歸真),不用設防,不像成人之間,動不動就劍拔篤張。尤其作者若以全知觀點書寫,很容易像彷彿無所不知的長者言道,一旦如大人正經八百,反容易引讀者反感不耐 -- 就像我現在一樣啦。

重看《少年小樹之歌》,突然感覺,是部古典德行的弔輓歌。美好的品德,如濟弱扶傾、崇尚正義、妒惡如仇、敬天愛人、大公無私…都像現今年輕世代距離戰後嬰兒潮塑造牛仔英雄約翰韋恩代表的美國西部拓荒精神那麼遙遠。(約翰韋恩?抱歉,我也對他沒什麼舊式英雄崇拜,若克林伊斯威特就還多幾分好感,可能是來自他在《麥迪遜穚之戀》裡的真情角色吧。一笑。)

The Kite Runner 中弱勢的男孩,遭受殘酷欺凌的部分,讓我聯想到電影 Boys don't cry。同時是肉體受傷,自己不小心跌跤,復原之後只留疤痕;但被責罰被凌虐被施暴被玷污…一個健康原樣的人,身上就一片片被扭曲、被剝落了。
哈山被描述成終身稟性良善,甚至兒子也循環及他的厄運,最令人不忍。幸而結局作者安排/選擇的路,是無畏持恆 、一意補償,也讓讀者在淚水中解脫,彷彿隨風箏飄升,自己的罪愆也追得上救贖。

雖然《紙牌的秘密》標舉滲透哲學思維,但我寧願純粹享受它是愛讀書的孩提成長後,難得找到的好看的故事書。
多年面對成人世界的現實後,只對人生戲劇化的變遷感慨懾服,失掉心神中的神奇精靈(幸好我們仍有金庸武俠鍛鍊著想像?);童書不然,想像力無所禁忌,《紙牌》中的男孩是不是真的有副玻璃魚缸缺角做成的放大鏡不重要、他一路偷偷閱讀的迷你小書,下落如何了並不重要;「丑角」是正是邪?不重要!…要緊的是,有一個男孩曾經在島上遇到紙牌中的紅心、方塊等角色,這樣的事被記述下來,被另一個男孩讀到,也被萬萬千千讀者讀到那男孩讀到的故事……”你需要的是這種心象” (高行健《靈山》)。

今年讀到最棒的書,到現在還算《少年Pi的奇幻漂流》,它帶來的閱讀狂喜,超越之前讀過的書太多太多,以至下意識地不想把最佳閱讀寶座讓賢。
先說,《Pi》有一個大到很難忽視的瑕疵──看起來作者也不知該把它的結局如何(相對《追風箏》的收尾,簡直是救贖小說中的完美之作),最後一部-第三部,短短(草草?)幾頁,簡直是個可選入大爛書的大翻轉;然而即使失望這麼大,也無法壓下它前兩部給我的沈溺迷戀。
本來以為這本書講──遇海難的Pi如何在一艘不夠大的救生艇上和孟加拉虎物競天擇求生存,它的宣傳文詞不讓人聯想同一條船上的夫妻也難:與其除對方而後快,不如漸漸悟出需與對方共存,否則一人獨活的孤單侵蝕,更為可怖。
但讀不了幾頁就雀躍起來,全不是那回事!作者Yann Martel實在太棒了!他四通八達的寫宗教信仰、寫爸爸園長動物園裡的動物習性,一個忙於虔誠崇信四種宗教信仰的小男孩,在動物、人、神之間游走。
即至第二部,從陸上到海上,在船和水之間收線放錨,和大自然及壓縮在同一空間的生物,用個人成長屆此為止的智商智慧,混合挑戰,這部份不是魯賓遜漂流記、不是老人與海、不是海上漂流XX天、不是白鯨記,它就是讓我們相信,Pi 運用了對動物習性認知,在兩百多天後、腳終於踏上一片陸地前,能和一隻老虎伴航共存相安無事、虎口餘生的Pi的故事!

雖然是孩子的眼光和世界,幾本書裡卻都藏著作者的利刃。"小樹" 對基督教徒(諷)刺了幾刀,抒發他被基督徒孤兒院長冤屈痛打、難以抹消的童年記憶;"風箏"給了阿富汗暴政統治者一擊短匕,刀上塗著足以致命的藥物;"紙牌"的刀尖比向侏儒怪人、酒鬼、還有既像一無用處卻又具操控地位的Joker角色…..另外,我總覺得,作者喬斯坦賈德也幾度向拋棄父子兩跑去大城市當模特兒的媽媽比畫,結果他用刀柄拍了這個虛榮的女人兩下,最後用全家大團圓收刀入鞘。

《Pi》呢?Pi這個又去受洗又買了祈禱氊、擁抱各種宗教,又博通動物「人性」的孩子,你立刻感受到隱在孩子身後的作者,博通敏慧得無以復加;頁面翻動之間,我不知道,應也藏著一把亮晃晃的刀吧。刀隱在何處?你想的,和我想的,一不一樣。

沒有留言: